pbx5588 发表于 2012-7-8 11:49

故宮銅鏡特展圖錄 (旧帖复新)

蔡老多年前在“义和”和“之家”有发帖,印象中以“之家”的最为完整,惜“之家”的没有留帖,以下的为“义和”(天下花泉)的旧帖复新。


pbx5588 发表于 2012-7-8 11:50

故宮銅鏡特展圖錄台北故宮博物院.1986年九月出版。 我們每天修飾容顏,整飭衣冠,都必定要用到鏡子,它是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而如唐太宗所說的:「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不但說明當時的鏡子多是銅作的,並且將「鏡子」一詞引伸到為人處事上去了。 除了照容的實際功能外,它還兼有藝術上的價值,因為銅鏡背面往往鑄有各種精美祥瑞的花紋及銘文,因而常被人們當作禮物來相互饋贈,甚或作為男女間相悅的信物及表徵。 此外,由於鏡子大多是圓形的,女子出嫁時若攜上一面,不但可以用來梳妝打扮,更可借它的形狀來象徵團圓美滿,夫妻和諧。 比較玄妙的是,一些筆記小說中往往記載了有關鏡子能使妖魔現形而後降服之的故事,也就是所謂的「照妖鏡」,今日看來雖屬無稽,但在往昔確實有不少人相信鏡子是可以避邪的,既使現在也偶然會在一些建築的屋簷下發現懸掛著鏡子,只不過它們不再是銅的,而是玻璃做的了。
銅並不是唯一用來製作鏡子的金屬,金、銀都是光亮耀眼的好材料,但是過於昂貴,非一般人所能享用。鐵是常用的另一種金屬,但鐵的銹蝕較快,因此傳世的鐵鏡不多。而只用銅也不能鑄鏡,因為純銅太軟,容易變形,同時其融點高達攝氏一○八三度,若是在銅中加入適量的錫以後,不但可以增加其硬度以鑄出精細的花紋來,並且可以降低銅的融點,使操作便利,也節省了許多燃料,這種銅與錫的合金就是青銅,我國早在殷商時代即已有了充份的認識,並逐步發展出輝煌璀燦、傲視環宇的青銅工藝。由長期累積的經驗中了解到青銅中錫含量的多寡,直接影響到鑄成品的硬度、色澤及反光性等,因而不同用途的器皿所採用的銅錫比例也不一樣,銅鏡以照容為主,因此錫的含量常較其他器皿為高,最高可達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左右。

pbx5588 发表于 2012-7-8 11:51

早年由於出土證據之缺乏,使世人誤以為我國銅鏡的製作自漢代才開始,而後由於新資料的不斷出現,我國銅鏡開始製作的年代也逐漸推前,終於在1934年,中央研究院首先在河南省安陽縣侯家莊西北岡的一○○五號墓中發掘出一面殷代的銅鏡,隨後于1976年在安陽殷墟五號(婦好)墓中又發現了四面銅鏡,次年又在青海省貴南縣尕馬台的齊家文化墓葬中也發現了一面銅鏡,其形制、紋飾及製作時代均與安陽所出的幾面十分相近。這幾面銅鏡是目前我們所知時代最早的銅鏡,數量雖然不多,但至少肯定了遠在殷代我國已開始製作銅鏡,自然也推翻了早先認定銅鏡是由盛水或盛冰的鑑演變而來的說法,在銅鏡的發展史上這是極大的改變與進展。﹝不論銅鏡之外形如何,通常其照人的一面大多微微的有些凸起,如此才能將全部的面影納人鏡中,否則就只能照見局部。宋代的沈括就曾明白的指出:「古人鑄鑑,鑑大則平,鑑小則凸,凡鑑佳則照人面大,凸則照人面小,小鑑不能全觀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鑑雖小而能全納人面,仍復量鑑之小大,增損高下,常令人面與鑑大小相等。」此處所謂的「鑑」就是「鏡」,「鏡」、「鑑」二字常常連用或互換。因此一般而言,鏡子愈小,其鏡面凸起的弧度就愈大,反之,一些大型的鏡子,其鏡面也就較平。而每一時代,因其流行紋飾之不同變化,鏡邊也各有不同,有寬有窄,有高有低,----------。﹞

pbx5588 发表于 2012-7-8 11:52

(一) 戰國鏡戰國時代的銅鏡以圓形居多,方形較少,一般多體薄而輕,鏡面平直,鏡邊微向上卷,鏡鈕狹小,多呈拱橋狀,鈕上還常常飾有三到五條弦紋。鏡背的紋飾以各種動物紋與幾何紋為主,與一般戰國銅器上的紋飾十分接近,線條精緻纖細,主紋之外並常填有地紋,也有純以地紋為裝飾者如:雲紋鏡,此種地紋到戰國末年以後就逐漸模糊而消失了。

pbx5588 发表于 2012-7-8 11:53

戰國-雲紋鏡.徑:8.5公分.邊厚:0.2公分.

拱橋形鈕,上面飾以弦紋,方座,鏡身輕薄平直,邊沿微向上卷,鏡背飾渦漩狀之雲紋,雲紋間並雜有細點,有人將此種紋稱之為羽紋,在一般的戰國銅器上也常可見到,後來並成為其他紋飾的地紋。


pbx5588 发表于 2012-7-8 11:55

戰國-磬折四夔紋鏡.徑:9.8公分.邊厚:0.l公分. 小圓鈕,方座,鏡身平直而薄,邊沿微向上卷,但弧度較小,四個夔紋與菱形磬折紋環繞著鏡鈕相間排列,主紋之間並填有極細的地紋,是由圓渦紋與小細點所構成之鈎連回紋,磬折紋是戰國鏡上常見的紋飾之一,常與其他的獸紋或鳥紋一同出現。


pbx5588 发表于 2012-7-8 11:56

戰國-鳳紋鏡.徑:11.8公分.邊厚:0.5公分. 拱橋形鈕,上面飾以弦紋,圓座,鏡身平而薄,邊沿向上微卷,在三角形及圓渦形之地紋上,有著三隻展翅的鳳鳥,鳳首回轉銜住尾端,似乎正在梳理羽毛,鳳鳥之間則由雲頭紋與磬折紋連結在一起.。


pbx5588 发表于 2012-7-8 11:57

戰國-山字紋鏡.徑:13.5公分邊厚:0.35公分. (珍) 拱橋形鈕,上面飾以弦紋,方座,鏡邊略向上卷,雲紋地上是四個略略傾斜的「山」字紋,「山」字紋間還裝飾著心形的葉片。「山」字紋是戰國鏡上常見的紋飾之一,「山」字的數目自三個到六、七個不等,但以四個的最多,至於紋飾本身與「山」形或「山」字是否有所關連就不得而知了。

pbx5588 发表于 2012-7-8 11:58

戰國-日光鹿角紋鏡.徑:15.9公分.邊厚:0.4公分. 本件不論紋飾及形制均與前述幾面不同,它鏡邊的斷面略呈三角形,鏡鈕雖然也作拱橋形,但上面沒有裝飾弦紋,鈕座則呈放射狀,其中有六條較長的幾乎延伸至鏡邊,鈕座外則有六組鹿角般的紋飾,所有線條均由凸起的小寬條構成,但沒有地紋。


pbx5588 发表于 2012-7-8 11:59

戰國-蟠螭紋鏡.徑:14.25公分.邊厚:0.3公分. 拱橋形鈕,上面飾以弦紋,圓座,鏡邊微向上卷,三角形及圓渦紋地上裝飾著四組螭紋,除頭部尚可辨認外,身驅與四肢均已圖案化,它們卷曲蟠繞連成一氣,此種風格到漢代初年仍可見到。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故宮銅鏡特展圖錄 (旧帖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