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查看: 121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戴葆庭先生的一通手札 (可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3: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记戴葆庭先生的一通手札 (可居)( d, R: d; _. N' [

( z. d4 M4 f/ `
5 A  L8 U6 ^+ Q2 b( F
  戴葆庭先生(1895—1976年)是钱币学界名宿,我开始接触古钱币便闻其名,但至1956年夏,才承北京骆泽民先生介绍,得与戴老通信请教泉学。后数年,至上海方始获亲言教,订交成为我初涉泉学的业师。算来奉手问学之始,已是近四十年前的事了。
- ]  H# n5 Z/ y" O. y2 }7 D+ Q. O, C% h+ U# ~$ B
  由于戴师和我分居沪、穗两地,见面机会少,主要是靠通信请教学术。“文革”开始,我藏先生手札约有三四十通,嗣恐查抄信件累及戴老,遂多火之。有参考价值者,则去掉上下名款,裁存下来有五通。这里发表的没头没尾的一通残札,就是戴老在1963年致笔者的手札裁存件。以信文关系到由商承祚、王贵忱、谭棣华合编的《先秦货币文编》书稿以及古币名品鉴定等问题,现将信文录下:
3 z1 o9 ~* ~9 @$ L& o* ^( a
6 J  k" `1 I& }4 |! }
0 P8 ^0 u# u8 p2 F) @  p
' e+ N2 s3 {1 o/ u, k0 J( R4 Z& g! n0 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加爱心加爱心 减爱心减爱心 微信分享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3:26 | 只看该作者
   我在南方,对于北方之先秦化币经手不多。所以较为生疏,拓本存得亦甚少。前次所奉几纸,微不足道。尊处著书在引用书名上,照你的拟意(《足斋泉拓拾余》)甚好。否则,不引亦无关系。
) I1 H+ C) d$ O    第19、第16等品,本来说是秦之权钱,不是行用品。此类最大数字为第廿五,四十年前我得自绍兴本地。北地土锈,当自北地流布。厚重,甚精。归张叔驯氏收藏,只留一腊墨拓本。兹影描附上。
8 r+ c1 O9 I: T
6 k; o+ n/ v: h1 X/ l: n7 m" {- O% [
    “河阳”甚精,老生坑,系圜钱,制作同“东周”、“西周”。1932年冬出自成都,携沪归张氏收藏。张叔驯、郑家相、张絅伯三先生均释为“洮阳”。此间也只有一腊墨拓本,兹一并影描一纸呈阅。
: O6 K5 T) m/ @5 y6 T* K" [) J

# f& k( {; O' S    拓本已承寄下者,拟贴专册以留纪念。如有新得的话,随便再请赐拓。已拓者,请毋烦再行拓寄。
) _/ u; ?0 j! e

+ J, a& Y0 @8 U# h9 Z1 _    我过去失于学习,现更老朽无用,不能有所供献为歉。兹把承询者,告之如下。或有错误,则请鉴谅。
8 s+ U% \" z* |0 g. X
) }9 ]" r9 r# `
    (一)京一釿,制作完全不合,系翻沙伪作。

2 U- S" O3 Z' [9 |
. {7 E4 N. @: V! U7 m    (二)“阴晋”呆板,不生动,亦是伪作。图说33上页“晋阳”圆首圆足者,亦不可靠。

# U8 ?1 t6 }, F+ ]' e3 |# u
, w: x7 \# E# B    (三)卢氏半釿,澜生坑,不精,是真品,已见过三四品。
4 b9 {& H6 [" x' }1 J8 ?

& l8 o" Z8 u, L4 G9 a$ Q- g8 i* Z    (四)及(五)(六)三孔布三种,均真品,但可惜均在日本。
  S/ f3 s4 f8 X  K. M+ V/ P: x

  [- d$ C. K" W7 P9 w6 q# K* s, ^    (七)阴文断足布,我未寓目。听说是旧制,并听说过去董康氏也有过一枚。但是否正用品,我不明白。
0 w2 ^# Z5 o: f3 ?. f

: M5 m& a/ ^' x: i; ?    (八)三孔“文雁乡”十二朱,只发现一品,系方氏旧藏。
7 {& u% x/ x# a
+ Q/ X. u) o6 |
    (九)同上(忱案:即指“文雁乡”)一两者,真伪不明。

/ X/ o! E6 M" F6 g, O+ t0 u) w9 ?2 A& m& D0 R' v& J  D
    摹本奉赵。
+ A4 s9 j7 e7 t4 w1 o* K: q
6 a. N! U) u* U- X7 [/ D
) D  Q3 P5 B3 q6 i! k0 ^% R
% \; r8 k. _8 ?* l: I% \* W

* I+ j; r8 A/ B0 z2 V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23:28 | 只看该作者
  由商老领衔编纂的这部《先秦货币文编》书稿,从编例研讨,到选定钱币铭文,始终得到戴老的大力帮助。及至1965年底完成初稿,商老曾为此修专函致谢。戴老复信甚客气,并回赠一枚孙吴“大泉五千”拓本。至今恰恰是三十年前的旧事了。上引戴老手札提示诸事,便是应我为《文编》选钱遇到难题请教的答复。尤为可感的是,将其所藏先秦币拓本,复手自影描“河阳”圆钱孤拓等见赠,又循笔者之请,定书名为《足斋泉拓拾余》。是书和戴老辑本《足斋集珍拓》,俱见《先秦货币文编引书目》登录(唯将《足斋泉拓拾余》之“泉拓”二字误置为“集拓”)。及至1983年3月,《先秦货币文编》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戴师已先此七年作古,来不及见到此书。此深可遗憾者。幸好我应约参加1983年在洛阳召开的中国钱币学会第一届年会,因将收到的样书奉赠给戴志强先生,略舒负疚之感。
; F) M8 ^$ Q2 o- m5 O  今值葆庭老师百年冥诞之际,谨述往昔先生无私助人一事,以寄追念之思!
& v/ u7 o- W: {' v) \  K% n
. T% }) D$ ^' p. a8 [! I9 L: _

) U/ M7 Z/ m8 q, K
, K8 R) Y5 X9 [

% \! x) E: S4 Y6 V, e& k9 I
) N: J. t/ T9 o3 ]5 `
) G) f* J8 ]$ Y( U3 W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6-17 07:17 , Processed in 0.05375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