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至临安,这种风气仍在沿续。 是说七夕之前,北宋都城开封人结伴采荷花骨朵取玩的传统,小童也都需要买新鲜荷叶,持之效仿聪慧过人的佛子罗睺罗。寄托了上至帝王下至市民盼望“多子多孙,人人成才”的美好寓意。 “磨喝乐”或“摩罗”都是佛陀的儿子“罗睺罗”的梵文谐音或讹音。 《东京梦华录》载:“本佛经摩睺罗,今通俗而书之。”另有传说,摩喝乐原本是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得七年孕育而生,天资极其聪慧。 因其是出身贵及聪慧集于一身的儿童,摩喝乐在唐宋时代成为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泥娃娃玩具的代名词,集中上市于七夕节前后,同时它又在民俗生活中被广为供奉,祈子嗣兴旺,聪明伶俐。 摩喝乐童子形象体态丰满,身穿肚兜,肩披飘带,脸蛋圆润,眉清目秀,喜笑颜开样子。一些摩喝乐手里拿着新鲜的荷叶、未开的荷花或莲蓬,在荷塘间快乐嬉戏。唐宋器物纹饰也常见此图样,谓“持荷送巧”,流传至今。 & d P1 r* a7 s8 A" M9 w
莫高窟第256窟宋代壁画 中的莲花化身童子
! N7 m z& D0 e0 Y) ^- B/ e: \* |9 M
4 V5 Z; T6 q(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