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地鑫泉 于 2011-12-4 18:40 编辑
孙中山开国纪念币【钱面】珠圈内孙中山小头侧像,珠圈外上环“中华民国“,下环“开国纪念币”,两侧枝梅图案。【钱背】珠圈内嘉禾图案和隶书“壹圓”二字,外上下环英文,左右侧上方或下方一五角心或六角心。 目前,孙中山开国纪念币版式研究的资料很多,版式的复杂繁多也不逊色于袁大头,着一方面探究其中奥秘,同样其乐无穷。在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圓”字系列版中,由于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或其他原因而需要修模,对此“圓”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圓”字中的“員”顶部是否出“口”部和“圓”字中的“員”字最后一顿点是否看似人之“足”型。
一、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圓”系列版分类
(一)在宏观上分类,“圓”系列版有两种,一是平头圓(不出头,普通),二是出头圓;
(二)在微观上分类,细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平头圆(普通),二是出头圆,三是无足貝出头圓,这里面可再分为无足貝出头圓之开绶版和闭绶版。四是有足貝出头圓 二、版式名称术语的界定
(一)出头圓:是指“圓”字中的“員”顶部出“口”部。如图:
(二)有足貝与无足貝:是指“圓”字中的“員”字最后一顿点看似人的“足”,故名有足貝。如果“圓”字中的“員”字最后一顿点没有似“足”特征,故名无足貝 如图:
(三)开绶与闭绶:绶带结右面的绶带头部分开的叫开绶,没有分开的叫闭绶。如图:
三、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圓”系列版特征
这里我们主要研究“出头圓”系列版式特征。
(一)“有足貝出头圓”版
【主要特征】:1.绶带结两边对称叶成线形状,右边绶带头部不开绶。2. 背面嘉禾图最左侧谷叶的筋络线有8条,区别与“无足貝出头圆”的显著特征。如图:
(二)“无足貝出头圓”开绶版与闭绶版
【主要特征】:1.绶带结两边对称叶基本成实叶状,右边绶带头部分开绶和闭绶两种。这应该是修模造成的结果,因此产生两种版本,即:无足貝出头圓之开绶版和闭绶版。2. 背面嘉禾图最左侧谷叶的筋络线有7条,区别与“有足貝出头圓”的显著特征。3. 开绶版正面人像八字形胡须特征明显,这一特征闭绶版没有。
(三)边齿图特征 三个版别的边齿图都不同:“有足貝出头圓”版的边齿为夹丝橄榄齿(下图)。“无足貝出头圓”开绶版为浅直齿(中图),闭绶版为直通小橄榄齿(上图)。
四、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圓”系列版层次结构图
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圓”系列版
| 平头圓
| 出头圓
| 略
| “有足貝出头圓”
| “无足貝出头圓”
| 开
绶
| 闭
绶
|
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的版式
究其原因,修模应为首选原因。若有其他原因,希望泉友不吝赐教,感谢!因此在此不多熬述。 对于海南版出头圆,通过资料发现,一般为无足脚出头圆,对此因资料缺乏,不能研究出其他特征,请泉友自己查看,哈哈。。。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人喜欢收藏并研究其中的奥秘,但慧力不足,难免“班门弄斧”,还望各位泉友多多指正,给予完善充实。 ~~地鑫泉~~ 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凌晨
【修 正】 此拙作得到总版主“九加五”老师的指教,现将文章表述及用词错误更正如下:(在这里感谢总版主“九加五”老师的不吝赐教和引导!)
1.原文所用“缨”字,不当,特更正为“绶”。
2.文章的不当字“缨”字,已经更正为“绶”。用红色标注。
3.图片已经替换掉。
(笔者研究甚不严谨,特造成的误导,恳请读者原谅,谢谢!)
2011年11月13日下午修正 【注解】(总版主提供) 缨 yīng
<名>
(形声。从糸,婴声。本义: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缨,冠系也。——《说文》
延伸
缨帽
清朝官吏所戴帽顶上有红缨子的帽子。 缨子
系在服装或器物上的穗状饰物
绶 shòu 形声。从糸,受声。本义:丝带。 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 (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分与等级)同本义 / 绶,绂维也。——《说文》 / 绂谓之绶。——《小尔雅》。按,绶者,组带之大名。 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礼记·玉藻》 古者君佩玉,尊卑有序。及秦,以采组连结于繸,谓之绶。——《董巴舆服志》 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本用于穿联玉器,战国始成为系印之带。汉代形成佩绶制度。绶约三指宽,织有丙丁纹,用不同颜色和绪头多少分别等级,同官印一起由朝廷颁发。退职和死亡,应一同缴还。其长度,帝王有长过二丈的,短的也有一丈七八尺(汉约约当市尺六寸半)。绶的佩带,挂在右腰一侧,打成一大回环,让剩余部分下垂。贮绶有绶囊。宋代宫中妇女又常系于胸前,在腰下正中部分增加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借以贴压裙幅,使其走路和活动时不至于随风飘扬,影响美观,称“玉环绶”。这种结环加玉佩方式,一直影响到明清。《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后汉书.舆服志下》:“乘舆黄赤绶”;“诸侯王赤绶”;“诸国贵人、相国皆绿绶”;“公、侯、将军紫绶”;“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绶”;“千石、六百石黑绶”;“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百石青绀绶”。《隋书.何稠传》:“又从省之服,初无佩绶。稠曰:‘此乃晦朔小朝之服。安有人臣谒帝而去印绶,兼无佩玉之节乎?’乃加兽头小绶及佩一只。”《宋史.舆服志四》:“仍乞分官为七等,冠绶亦如之。”“天下乐晕锦绶,为第一等”;“杂花晕锦绶,为第二等”;“方胜宜男锦绶,为第三等”;“翠毛锦绶,为第四等”;“簇四雕锦绶,为第五等”;“黄狮子锦绶,为第六等”;“第七等,方胜练鹊锦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