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查看: 54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OB---------2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3: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aesar001 于 2016-11-17 13:24 编辑

-----当时的中国,货币,铜钱的制造,发行与流通,都属于统治者的专利,由国家独家垄断,一般具有一定的制式,比较统一的重量标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重量单位,均以斤。两。钱作为重量标准。中国属于用银大国,银金属比较奇缺,银制品,银锭。早期都比较少在市场上流通与使用,所以,所见银器,银锭,多数没有一定的制式与重量标准!--------西属银币的进入,中国人才慢慢地改变这种传统的重量观念,改两为元!即:一元不再等于银子一两,而是等于27克【也就是七钱二】,五角就等于银子13,5克。。。。。。!接着,因为的“盗银”现象出现,使人们对于西属银币,不再寄予厚望。重新又回到中国当初的传统观念。由民间的大户人家或者银店,个人自己加工,生产,铸造和发行。这就是中国乾隆的早期,在长江以南,风靡一时的中国“COB"的出现。
---------这种所谓的“中国式的锄头契子银币”!中国人自己铸造,既有传统的中国特色,成色高,重量足,也曾经风靡一时。它与中国传统的货币,银锭的区别,依然在于重量单位上的不同。“中国式锄头契子银币”,一元依然等于27克【也就是七钱二】,并且有铸造商的擢记,作为质量上的基本保障,一时也頻受人们的欢迎,,。。。。。因为这种银币,存在的时间短,尚属于手工打制币与机械铸币之间的过渡期,广泛流通只有几十年的时间。目前的存世量极其有限!在中国的铸币历史上,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是,她还是给中国的铸币历史,留下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线,给后人留下了一颗十分耀眼,而且光彩夺目的明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加爱心加爱心 减爱心减爱心 微信分享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1-17 14:4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点评

谢谢余老师关注指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17 17:51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7: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余老师关注指导!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1-17 21:4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欣赏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1-18 09:19 | 只看该作者
caesar001 发表于 2016-11-17 17:51
谢谢余老师关注指导!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6-30 05:55 , Processed in 0.07094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