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标题: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 [打印本页]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4:30
标题: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
      所谓蒙学,就是古代的初等教育,也称小学;古代的高等教育,则被称为大学。大学教育的内容主要
是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而小学教育的内容则是各种蒙学教材,比较常见的如“三百千千”(即《三
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除了以上的教材之外,古代还有很通用而鲜为今人所知的蒙学教
材。这次,我们就要简单地介绍下这些古代的蒙学教材。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4:30
有学者将中国古代的蒙学教材划为三个时期,分别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其中,隋唐宋元时期成就最高。像上面提到的“三百千千”,四种之中有三种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而且都
集中产生于宋代。

像《三字经》这样的蒙学经典,影响力是巨大的。今天并不怎么读书的人都可能知道《三字经》,都会
几句里面的句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样朗朗上口的句子,能有几个人不会呢。以至
于,有些不懂常识的编剧,以为古代的孩子们都是要读《三字经》的,哪怕是时代背景在秦汉时期,也让
孩子读《三字经》,这样难免就要沦为别人的笑柄了。《三字经》是比较经典,但它是到宋朝才出现的,所
以不能将它人为地提前千年。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4:39
最早的蒙学教材《史籀篇》

在周代,出现了《史籀篇》,这是现在知道的最早
的蒙学教材,相传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可惜已经
佚去,我们只能从前人的文字中知道它曾存在过。






秦代蒙学教材《苍颉篇》

《苍颉篇》:苍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诏,谨
慎敬戒。勉力讽诵,昼夜勿置。苟务成史,计会辩治。
超等轶群,出尤别异。初虽劳苦,卒必有意……



在秦代,李斯、赵高、胡毋敬分别用小篆编写了字书《苍颉》七章、《爰历》六章、《博学》七章,“文
字多取《史籀篇》”。汉初这三本被合编为一本,统称《苍颉篇》。1977 年安徽阜阳出土的汉简中,有《苍
颉篇》541 个字,这是《苍颉篇》亡佚近千年后最大的一次发现。残简《苍颉篇》用隶书,为四言韵语,
常将同义、近义或反义词编排在一起。这种“以类相从”的编法,对后代蒙学字书的编纂很有启发。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4:42
汉代蒙学教材《急就篇》

《急就篇》: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
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
步昌……豹首落莫兔双鹤,春草鸣翘凫翁濯……



在汉代,最著名的蒙学教材要数
史游的《急就篇》了。今本《急就篇》
共2144 字,据前人考证最后128 字为
东汉人所加。《急就篇》篇首云:“急就
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
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
务之必有喜。”“分别部居”、“泛施日
用”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它把当时
的常用字,按姓氏、衣着、农艺、饮
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
走兽、医药、人事等分类,编纂成三
言、四言、七言韵语。三言、四言隔
句押韵,七言则每句押韵,既便记诵,
又切合实用,是汉魏至唐蒙学通用的
字书。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4:45
南朝蒙学教材《千字文》

《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
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按:此处“律吕调阳”为一存疑处,不少学者以为是
“律召调阳”之误。)




在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的周兴嗣编了《千字
文》,这就是“三百千千”中的第三个字——“千”。
这篇文字至今还被作为常用的蒙学教材之一,“天
地玄黄,宇宙洪荒”更是耳熟能详。在古代,编
号有时候也常用《千字文》的顺序来编,比如天就
代表第一,地就代表第二,玄就代表第三,依次类
推……所以,我们今天还有个习语叫做“天字第一
号”。据说,南朝梁武帝让周兴嗣从王羲之书法中
选取一千个字,编纂成文;周兴嗣只用了一晚上
就编成了这篇流传千古的《千字文》,可他自己也
一夜之间白了头。《千字文》是中国历史上流传最
久的蒙学课本。顾炎武在《吕氏千字文序》中说:
《千字文》“不独以文传,而又以其巧传”。它在内
容上,把常用单字组织成通顺的、能够表达一定意
义的句子,介绍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
德、地理、历史、农耕、祭祀、园艺、饮食起居等
各个方面;在语言上,押韵自然、结构简单,易于
朗读背诵,对后来蒙学课本的编写有深刻的影响。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4:48
唐代蒙学教材《蒙求》

《蒙求》: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孔
明卧龙,吕望非熊。杨震关西,丁宽易
东。谢安高洁,王导公忠……




在唐代,李翰的《蒙求》也是知名的蒙学教材,以至
于后人仿此编有各种各样的《某某蒙求》,如《广蒙求》《叙
古蒙求》《春秋蒙求》《左氏蒙求》《十七史蒙求》《南北史蒙
求》《三国蒙求》《唐蒙求》《宋蒙求》等。李氏《蒙求》和
周兴嗣的《千字文》一样,都是四言韵语。不同的是,《千
字文》讲的是常用的各方面知识,而《蒙求》则是专门讲
历史典故的。李翰是著名唐文《吊古战场文》作者李华的
儿子。《蒙求》全书用四言韵文,每四个字是一个主谓结构
的短句,上下两句成为对偶,各讲一个掌故,总计2484 字。
全书所讲的,大部分是历史人物故事,也包括一些传说人
物故事,其中有表现某种可取言行的,有带有激励劝勉意
味的,有文学上脍炙人口的轶闻,如“王商止讹”“孙敬闭
户”“屈原泽畔”,其中很多成为后来《三字经》《龙文鞭影》
《幼学琼林》取材的来源。后人程端礼把李氏《蒙求》与
《千字文》相提并论,可见其在蒙学中流行之广,从历代注
释《蒙求》者之多,以及大批蒙书都采用《蒙求》的编法和
名称,可见它在社会上影响之大。根据一些记载来看,这本
书大概一直流行到清初以后才渐趋湮没。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4:49
唐代蒙学教材《太公家教》

《太公家教》:得人一牛,还人一马,
往而不来,非成礼也。知恩报恩,风流儒
雅,有恩不报,非成人也。事君尽忠,事父
尽敬。礼闻来学,不问往教……




《太公家教》是唐朝和五代时期流行的、对童蒙进行伦理
道德教育的蒙学教材。《太公家教》的作者是谁,直接根源于
对书名中“太公”的理解。对此,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一说
是周初的姜太公,二说“太公”只是如同曾高祖之类的称呼。
宋朝的王明清这样说:“世传《太公家教》,其言极浅陋鄙俚。
观其中犹引周汉以来事,当是有唐村落间老校书为之。太公
者,犹曾高祖之类,非渭滨之师臣明矣。”后世一般认为,王
明清这样的推断是比较可信的。《太公家教》所辑,都是一些
待人处事、安分守己的格言名论,有的采自民间俗言谚语,有
的录自前贤典籍,与后世的《增广贤文》《名贤集》如出一辙。
《太公家教》是我国最古老的治家格言,由于语言通俗,被认
为“浅陋鄙俚”,所以公私藏书家多未注意珍藏;史、志书籍
也少著录。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在敦煌石窟内
发现了唐人的写本一卷(据考证为唐朝宰相姜公辅编撰),后
被收入《鸣沙石室佚书》影印出版。该书收录《太公家教》
共580 句计2610 字。全书以四言为主,自始至终贯穿了“忠
孝、仁爱、修身、勤学”的思想。强调“弟子事师,敬同于
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都是崇敬老师、重视教师作
用的教诲,很有学习和借鉴价值。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4:51
唐代蒙学教材《开蒙要训》

《开蒙要训》:乾坤复载,日月
光明。四时来往,八节相迎。春花
开艳,夏叶舒荣……




《开蒙要训》流传于唐至五代,成书年代和作者不
可考。保留下来的是敦煌石室的唐写本,全书1400 多
字,用四言韵语按次介绍自然名物、社会名物、寝处衣
饰、身体疾病、器物工具等内容,多用俗语俗字,注重
实用,对后世杂字书的编写颇有影响。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4:52
宋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
近,习相远……
《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楚卫,蒋沈韩杨……




在宋代,出现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其
中,《三字经》一般认为是王应麟编的。这本书被称为蒙学
之冠,影响非常广泛,后人仿此编有《医学三字经》《佛教
三字经》《道教三字经》等。王应麟是宋人,所以现在流传
的《三字经》中宋以后的历史是后人加的。增补《三字经》
的人不少,最著名的要数民国的章太炎了。《三字经》也是
最先被介绍到欧洲的蒙学经典,当初利玛窦的老师罗明坚深
感这本《三字经》的文化价值和对西方文化界的启发作用,
于是他从1581 年就开始着手翻译,并将译文寄回意大利。
俄国的俾丘林将其翻译成俄语,更是使其在俄国深入人心。
著名的俄国诗人普希金更是对它情有独钟,称之为“三字圣
经”,至今在普希金故居仍收藏着一本《三字经》。不过也有
学者指出,《三字经》虽然成书于宋代,元明时也有所流传,
但真正作为蒙学教材流行开去却是在清代中后期了。

《百家姓》则是成于北宋初年,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
书。原收集姓氏411 个, 后增补到504 个, 其中单姓444
个,复姓60 个。“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
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
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后人还有给《百家姓》加
上郡望的,这就是《郡望百家姓》(也作《郡名百家姓》),比如赵〔天水〕钱〔彭城〕孙〔乐安〕李〔陇
西〕周〔汝南〕吴〔延陵〕郑〔荥阳〕王〔太原〕……鲁迅在其小说《阿Q 正传》开篇就提到过这个《郡
名百家姓》,调侃说:“第四,是阿Q 的籍贯了。倘他姓赵,则据现在好称郡望的老例,可以照《郡名百
家姓》上的注解,说是‘陇西天水人也’,但可惜这姓是不甚可靠的,因此籍贯也就有些决不定。”到了明
朝的时候,还出现了《千家姓》,所以打头的也不再是赵,而是朱元璋的朱了。不过,《千家姓》并没有像
《百家姓》那样作为蒙学教材而得到广泛流传。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4:53
宋代蒙学教材《千家诗》

《千家诗》: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
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千家诗》最初是由宋代谢枋得选辑的,明代的王
相加以补充。所以我们在今本的《千家诗》里还能看到
个别明人的诗,比如嘉靖皇帝的《送毛伯温》。《千家
诗》是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
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
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
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
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影响也非常深远。此外,产生于
宋代流传较广的诗歌类蒙学教材还有《神童诗》,其中
有很多句子大家今天也是耳熟能详的,如“天子重英
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
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久旱
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个中思想有些在今人看来,可能腐朽过时了,不过像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这样的句子,今天的孩子们也是可以读读背背的。除
《千家诗》《神童诗》外,诗歌类的经典蒙学教材还有清
代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4:55
宋代蒙学教材《小学》

《小学》:古者初年入小学,只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
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十六七入大学,然后教之以理……




朱熹编的《小学》是最受理学家推
崇的一本蒙学伦理书。全书辑录“古圣
先贤”的嘉言善行,组成内、外两篇,
内篇包括“立教”、“明伦”、“敬身”、
“稽古”四门,外篇包括“嘉言”、“善
行”两门。该书旧题宋代朱熹撰,实为
朱熹与其弟子刘清之合编。书的发凡起
例出于朱熹,而类次编定则有出于弟子
刘清之。不过该书因说理深奥,多引古
礼,不谐时俗而多难字,在实际的蒙
学中流传不广。宋代程若庸的《性理字
训》是以浅近的语言介绍朱熹理学的通
俗读本。明代朱升曾把它与方逢辰的
《名物蒙求》、陈栎的《历代蒙求》、黄
继善的《史学提要》合刊, 称“ 小
四书”。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4:56
明代蒙学教材《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粗成四字,诲尔童蒙。经书
暇日,子史须通。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龙文鞭影》最初是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
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
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作者的寓
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
“千里马”。《龙文鞭影》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
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来抑
扬顿挫,朗朗上口。它问世后,影响极大,成为最受
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4:57
明代蒙学教材《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
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日月五星,谓之七
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幼学琼林》由明末程允升编著。
程登吉,字允升,明末西昌人。本名
《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
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
《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
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
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
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人称“读了《增
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介绍,读者
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
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
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
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
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
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
言,至今仍然传诵不绝。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4:58
清代蒙学教材《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
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
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
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声律启蒙》是清代康熙年间车万育编写的,
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
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
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
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
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
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
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
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
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
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不过此书的
源头可上溯到元代,据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
要》的记载,此书原名为《声律发蒙》,作者为
元代的祝明,一共两卷,只收有平声30 个韵部
的字。不过在流传和使用的过程中,后人又对其
进行过多次的增删修改和整理,所以《四库全书
存目丛书》中所收的明朝涂时相刻本便有五卷,
平、上、去、入四声106 个韵部都已收入。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5:00
清代蒙学教材《弟子规》

《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
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
的秀才李毓秀。该书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
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
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
成。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
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
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弟子
规》作为蒙学教材,是不错的。然则今天却有两种人,
一种人要把《弟子规》奉为儒家的根本,拿着里面的
语句去处处要求别人,特别是小孩子,这就显然有些
过了;另一种人是一听到《弟子规》,就一口咬定这是
满清奴化教育的产物,要不得。现在的童蒙教育严重
不足,学校往往只教孩子认字、游戏,而如何做人的
教育则是有所缺失的。《弟子规》的推广,对此可以有
所补救,但如果把《弟子规》作为要求孩子必须严格
遵守的守则,那就有些过了。《弟子规》也许能造就本
分人,但能否造就大才是存疑的,古今哪个大才是因
为《弟子规》造就的呢?过犹不及,还是客观地看待
这本小书为好,不要把它捧杀,也没必要棒杀。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5:01
清代蒙学杂字书《庄农日用杂字》

《庄农日用杂字》:人生天地间,庄农最
为先。要记日用账,先把杂字观……



最后还可以提一下“杂字”书。“杂字”书也可看
作是蒙学教材的一类,虽在历代史书上很少著录,但其
内容切合日用,又分类编纂,既可作识字课本,又能起
字典作用,适合一般手工业者、农人、商人略识文字的
需要,在蒙学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如《庄农日用杂
字》《益幼杂字》《群珠杂字》《六言杂字》等,都曾在
一时一地流传过。上图所举的《庄农日用杂字》是清代
马益著所编撰的。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5:12
下附历代所用蒙学教材使用情况:

先秦:《史籀篇》;
秦代:《苍颉篇》《爰历篇》《博学篇》;
西汉:《苍颉篇》;
东汉:《急就篇》;
魏晋南北朝:《急就篇》《千字文》;
唐五代:《千字文》《开蒙要训》《太公家教》;
两宋:《百家姓》《千字文》《蒙求》;
元明:《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日记故事》《小学》;
清前期:《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小学》
《二十四孝》《神童诗》《千家诗》;
清后期:《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
诗》《名贤集》《增广贤文》《女儿经》《幼学琼林》
《龙文鞭影》《小儿语》《治家格言》《弟子规》《鉴略》。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3-12-19 15:13
概括说来,在唐宋以前编写和被保存下来的蒙
学教材有李斯的《苍颉》,赵高的《爰历》,胡母敬
的《博学》,文字多取自《史籀篇》。汉初的闾里书
师将它们合编为平民之家的识字教材,统称为《苍
颉篇》。尔后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
就篇》,李长的《元尚篇》,扬雄的《训纂篇》,贾
纺的《游喜篇》,张揖的《埤苍》,蔡邕的《劝学》、
《圣皇篇》、《黄初篇》、《女史篇》,班固的《太甲
篇》、《在习篇》,崔瑗的《飞龙篇》,朱育的《幼
学》,樊恭的《广苍》,陆机的《吴章》,周兴嗣
的《千字文》,束晰的《发蒙记》,顾恺之的《敏蒙
记》,以及《杂字指》和《俗语难字》等。


以识字为主的综合知识型的教材有《开蒙要
训》、《百家姓》、《三字经》、《对相识字》、《文字蒙
求》和“杂字”书等。


以傳統伦理道德为主的蒙学课本,除了长期使
用的《孝经》、《论语》之外,还有唐代佚名的《太
公家教》,宋代朱熹的《小学》,吕祖谦的《少仪外
传》,吕本中的《童蒙训》,程若庸的《性理字训》,
明代王相汇编的《女四书》,清代李毓秀的《弟子
规》,以及《昔时贤文》《二十四孝图说》等。这些
蒙学教材,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社会和自然常识为主的蒙学课本也很多,它滥
觞于唐代的《兔园册》,创始于李翰的《蒙求》。宋
代以后陆续出现了各种《蒙求》和同类的读本,如
《十七史蒙求》《广蒙求》《叙古蒙求》《春秋蒙求》
《历代蒙求》《名物蒙求》等。明末程登吉原编,清
代邹圣脉增补注释的《幼学琼林》,曾在清代风行
全国,影响颇为深广。


以提高阅读能力为目的的趣味读物,有宋代胡继
宗的《书言故事》开创先例,后来此类教材大有发展,
如元代虞绍的《日记故事》,明代萧良友的《蒙养故
事》,后经杨臣诤增订改名为《龙文鞭影》上下卷。
此外,还有用以陶冶儿童性情的诗歌读本。最
著名的是《千家诗》,其主要内容取材于唐宋时人
的作品,今仍流行。




作者: 我之随风    时间: 2013-12-19 16:17
以前只知道“三百千千”,以及《幼学琼林》。到了今天才知道,原来自己到现在连古人小学水平还远未达到!
目前都是把《弟子规》做为儒家行为准则,重拾传统文化,重启传统道德观念。
唉,得加油了,至少也得过了小学,才能算勉强有与古人交流的资格,不然,还谈什么玩古了……惭愧啊!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8888    时间: 2013-12-20 17:24
朱子家训、烈女传、二十四孝、忠孝节义尺椟祘否蒙学教材?颇有兴趣,蒙学教材的受学上限童生?贡生?还是秀才?
作者: lupeng    时间: 2014-9-5 01:17
欣赏




欢迎光临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http://bbs.56785678.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