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标题: 揭秘之十九 【避而远之的几种古钱和花钱】 [打印本页]

作者: 8888    时间: 2014-2-2 09:24
标题: 揭秘之十九 【避而远之的几种古钱和花钱】
本帖最后由 永古 于 2014-4-12 17:01 编辑

避而远之的几种古钱和花钱:

在現实钱币收藏圈子内,並非見到什么就可以集什么,有下列几种症状的古钱和花钱,若沒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建议您避而远之!

一、旡锈的传世钱币,若发現多处部位有黃坭,建议要慎重选择,因为传世品经長期把玩,不可能再畄住浮坭,作伪者用黄坭是为了掩饰死角,恰恰是此地旡银三百两,暴露作伪真相。

二、钱币经过長期把玩,会有磨损,但磨损是有规律的,凡外郭平面出现鯽魚状磨损,必须引起警惕,因为鲫魚状摩损的特奌是中间凸起,两旁逐渐收薄,薥非自然摩损,作伪者为了制造美覌效果人为加工而成。在実践中,這种状况常会碰到,请多加小心。

三、外貌美覌的钱币,用粗布轻轻一擦,若出现明显的颗粒状小小闪光点即要警惕,這类钱可能存在问题。小小闪光点指的是钱币上的微小颗粒状凸起物发出的铜光。通常古钱经过長期氧化,這类微小颗粒状凸起首先被风化,所以用粗布磨擦钱币,不会出現明显的闪光,只有新铸的仿品,表面尚未充分氧化,用布一擦,颗粒状闪光便原形毕露。

四、黒色包漿的钱币,外貌旡光泽,仿佛有被火拷过的迹象,遇到這类钱币,千万要多加小心,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证实,有人用化学材料制造黒包漿,加工后的黒包浆很牢固,不易擦去,极易受骗。对于這类包奖的实物,须请有经验的朋友共同探討,不可轻信。



作者: agagni    时间: 2014-2-2 10:10
谢谢老师指教
作者: 耿耿情怀    时间: 2014-2-2 16:32
经验之谈 学习受教   
作者: pbx5588    时间: 2014-2-2 19:27
学习!

谢谢余老师的多年经验心得!

慢慢体会、领悟。
作者: lupeng    时间: 2014-2-2 21:38
的確是多年經驗心得 説的好
作者: 8888    时间: 2014-2-3 08:56
谢谢各位同好
作者: 菠萝吹雪    时间: 2014-2-3 09:44
多谢余老师经验之谈。
作者: 8888    时间: 2014-2-3 10:00
谢谢
作者: 四方口    时间: 2014-2-3 16:45
学习
作者: 钱币集结号    时间: 2014-2-3 19:32
感谢余老师分享经验
作者: 老蔡    时间: 2014-2-3 21:08
感謝 余老師賜教-----學習!
作者: 8888    时间: 2014-2-4 08:02
蔡老您客气了,致谢。
作者: 鲁泰宝源    时间: 2014-2-5 19:48
敬听老师分享!
作者: 8888    时间: 2014-2-6 08:20
谢谢
作者: ahax    时间: 2014-2-17 12:26
好经验, 学习了,
作者: 8888    时间: 2014-2-17 18:47
握手。
作者: 逐鹿中原898    时间: 2014-2-22 19:31
感谢分享!~支持好帖.
作者: 8888    时间: 2014-2-25 16:45
谢谢
作者: 觅泉寻趣    时间: 2014-8-9 23:33
谢谢余老点拨,很受用。
作者: 8888    时间: 2014-8-10 07:33

作者: 无泉不欢    时间: 2014-10-9 14:30
非常实用的知识,感谢老师传授
作者: 8888    时间: 2014-10-9 15:36

作者: 穴士相和    时间: 2016-1-12 11:55
目前最多见的假古钱:
1、锈迹斑斑而又边缘锋芒毕露的珍稀古钱。这种情况只有古钱刚铸出就埋入土中几百几千年才会有。但这种情况是基本不会发生的。铸出的钱是作为货币使用的。使用次数越多,磨损越大,不会再有边缘尖锐的状态。同时,存世时间越长,包浆越厚,氧化越明显。新造假钱就是要用锈来掩盖传世包浆和氧化痕。捡验其材质是古铜还是今铜,是一种快速识别法。
2、太厚的古钱。真古钱的厚薄与钱径大小相关。若直径不大而过厚就要注意。过厚不是真古钱,大多是现仿钱,因为今人造较厚古钱易,造较薄古钱难;过薄也会大多是古代仿钱,因为古人能仿造出比真钱更薄的古钱,仿钱造得薄,是为了能赚到铜。识别太厚古钱真假,一是看其铜是古是今;二是看其文字书法优劣及包浆、磨损和氧化等。
作者: 8888    时间: 2016-1-12 16:47
赞同




欢迎光临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http://bbs.56785678.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