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标题: 楚铜钱牌“见金”应读“视金”(黄锡全) [打印本页]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5-6-28 14:18
标题: 楚铜钱牌“见金”应读“视金”(黄锡全)
(按:黄锡全先生师从于省吾教授,是中国古文字学权威专家)

楚铜钱牌“见金”应读“视金”(黄锡全)

  《中国钱币》1994年2期载有拙文《楚币新探》,我们将过去释为“良金一朱”、“良金二朱”、“良金四朱”的铜钱牌上之“良金”二字改释为“见金”,对其含义又提出两种可供选择的意见:一是“金”指黄金,意为这种铜钱牌可分别兑换黄金一铢、二铢和四铢;二是“金”指钱牌,三种钱牌分别值一朱、二朱、四朱。然而,却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哪一种考虑正确。

  近读刚刚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关于湖北荆门出土楚简的《郭店楚墓竹简》一书,对这一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可以说,这一问题由郭店楚简而获得最终解决,故补记于此。

  郭店楚简多为能与今本对照的古书,其中多次出现字。作前形者为“视”字(偏旁除外),作后形者为“见”字,区别比较明显。如《老子》丙中的五号简文:“淡可(呵)其无味也。之不足,圣之不足,而不可既也。”今本《老子》三十五章作“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视作,见作。由此,我们联想到楚国铜钱牌“见金”之见作,按理也当释读为“视”,即“视金一铢”、“视金二铢”、“视金四铢”,亦即铜钱牌可分别比照或视同黄金一铢、二铢和四铢。如此,则文义豁然贯通。

  “视金”意为可比照黄金这种句式用法与句义,也见于典籍和出土材料。如《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赵岐注:“视,比也。”意即天子之卿、大夫、元士所受之封地比照或视同侯、伯、子、男。又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季武子使谓叔孙以公命,曰:‘视邾、滕’。”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季孙以鲁公之命,谓叔孙豹,以鲁国比于邾、滕。邾、滕小国,其赋轻,季孙恐既属晋又属楚,贡献于两国,非国力所胜。”沈玉成《左传译文》:“季武子派人以襄公的名义对叔孙说:‘把我国看作和邾国、滕国一样’。”中山王墓兆域图铭文:“王后堂方二百尺,其(葬)眂(视)后”,“后堂方二百尺”。“夫人堂方百五十尺,萆棺中棺眂(视)后”(可参见张守中《中山王器文字编》)。铜钱牌“视金”,如同上举“视侯”、“视伯”、“视邾、滕”“眂(视)后”一样,义为比照或视同金。这里的“金”不大可能是指铜,楚一朱之重才0.65—0.69克,而三种钱牌的重量在34-37.5克之间,相互之间不成比例。“视金一朱”铜钱牌重34—39.9克,其本身价值与一铢黄金大致相当。因此,铜钱牌的“金”应指黄金无疑。

  《说文》视字古文作。战国文字的“视”,多从目从氏,或从见从氏或氐,如侯马盟书、中山王墓兆域图等。从示之“视”何时开始出现,目前还难以确定,云梦睡虎地秦简中已有字。但从示从目之眎已见于甲骨文作(《甲骨文编》卷八)。古从目与从见义近。古写本《尚书》视多作,与《说文》古文及《汗简》同,来源应有所本。铜钱牌的“视”作,估计有几种可能:一是“视”或“”省去声旁示或氏。这种简省,如同先秦货币文字中参省作(空首布)、省作(尖足布),即省作(尖足布)、(露)省作(方足布)、屈省作(方足布)、酸省作(方足布)等等(详见拙文《先秦货币文字形体特征举例》)。二是“见”与“视”形近义通,相互混用,只是在特别需要区别时,视才作,见作。《说文》:“见,视也”。段玉裁注云:“析言之有视而不见者,听而不闻者。浑言之则视与见、闻与听一也。”铜钱牌是流通的货币,用字必须严格,所以一律写作人形站立之,而不作跪形之。综观战国文字,三晋(包括中山国)文字的站立之“视”与跪形之“见”已无严格区别(即“见”也作站立形)。楚简中,如郭店楚简已开始混用。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视”与“见”从甲骨文开始就如此区别,视作,见作(详见附记),楚沿袭至战国。根据相关材料,将铜钱牌的始铸年代推定为战国中期前后,当无大疑问。

  总之,铜钱牌的“金”,据能与今本对照的郭店楚简的新材料,完全可以肯定读为“视金”。视金一朱、二朱、四朱者,即分别可比照或视同黄金一铢、二铢、四铢。至于视字作“”形在楚地何时出现,延续时间多长,还可以待其它楚简公布后再行研究。


  附记:
  1998年3月,我见到《郭店楚墓竹简》样本,仔细浏览一过,随即草就《楚铜钱牌“见金”应读“视金”》,摘要与另一小文《战国圜钱新品“襄二甾”》合在一起,题为《古币札记二则》寄至《安徽钱币》,因未赶上第二期,故于三期刊出。大约六月下旬,承蒙台湾史语所文字室主任林素清先生寄送一册《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始知裘锡圭先生在该刊上发有大作《甲骨文中的见与视》。裘先生也是受郭店楚简启发后论证甲骨文中见与视的区别,并对相关材料作了分析,但未涉及铜钱牌。有关问题,读者可以参阅裘先生之文。

参考图:








作者: 永古    时间: 2015-6-28 14:23





作者: 8888    时间: 2015-6-28 17:47
学习
作者: 重上九重    时间: 2015-6-29 19:28
拜读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8-10-16 14:05
学习了,谢谢!




欢迎光临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http://bbs.56785678.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