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查看: 6421|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极具投资和收藏的四川卢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3 12: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四川卢比,又称四川藏洋,是中国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银币。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王像铸造在货币上,也是中国唯一广泛流通过的帝王像银币。它是中国与英国之间货币战的产物,四川卢比是为驱逐英国东印度公司铸造的印度卢比而仿印度卢比铸造的,正面为大清光绪皇帝侧面像,背面为花纹环绕着的“四川省造”四个汉字,中央有一横花或立花,花纹与印度卢比相仿,其重量、大小均与印度卢比一致。从光绪28年(1902年)起到1957年止的半个多世纪中,大量的四川卢比流通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洲及其邻近西藏的藏族聚居区。
四川卢比面值分一卢比(重三钱二分)、二分之一卢比(重一钱六分)、四分之一卢比(重八分)三种。四川卢比从光绪28年到民国五年(1916年)在成都铸造,民国十九年(1930年)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在康定铸造。我们把四川卢比的铸造分为四个时期和四类。
1.光绪28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为第一期;
2.民国元年(1912年)到民国五年为第二期;
3.民国十九年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第三期;
4.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为第四期。
四川卢比的含银成色悬殊很大,高的90%;低的只有10%。所以,泉友们将含银在九成左右的分作一类;七、八成的分作二类;五、六成的分作三类;五成以下的由于显出铜色,便分作四类红藏洋了。
四川卢比一卢比的类别大概区别如下:
一类卢比:正面光绪像分为有衣领和无衣领,背面“四”字中间为两点,“四”字右上端有三片叶或无叶,中央有一立花或横花。其中无领立花的版别较少,但是有领横花和有领立花右上端有一酷似蝴蝶花叶的属更加稀少的版别。一类各种版别铸造量约1000万枚。
二类卢比:正面光绪像有衣领稍胖,背面“四”子中间为两点,花纹比一类略粗,“四”字右端有一片叶或无叶,中央有一立花,二类四川卢比的铸造量约980万枚。
三类卢比:正面光绪像已变形,有衣领,背驼或方头,背面“四”字中间为八字,花纹比较粗糙,中央为一立花,铸造量约430万枚。
四类卢比:也就是红藏洋类,正面光绪像有衣领,头像粗陋,俗称“红脸藏洋”,背面“四”子中间为八字,花纹粗糙。
四川卢比一卢比的总铸造量为2550到2750万枚左右;二分之一卢比约13万枚左右;四分之一约12万枚。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卢比只在成都铸造。
红藏洋还有一种打印藏洋,是理圹喇嘛寺(长青春科耳寺)在红藏洋上打上印记,以一类或二类卢比强行升值流通的结果,其中印戳打在正面光绪面部的红藏洋较少。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3月24日康定解放。1958年4月1日,甘孜州人民委员会发布了全州禁止金银流通的布告,因为自然损耗和熔化,加之藏民有化银制作饰品的习惯,当时市面上流通的四川卢比只有200万枚左右。从1958年7月1日到12月30日起,人民银行对四川卢比给予收兑,只收兑一期、二期含银量高的四川卢比,收兑总量约100万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德阳市支行原总经济师、钱币学会会长张策刚先生回忆,自己从六十到八十年代在甘孜州人民银行工作时,收兑的四川卢比达几十万枚。综上所述,现存世的四川卢比已大大少见。
由于四川卢比的铸模、工艺质量等的差异,又是由成都、康定两个造币厂在不同时期的铸造,四川卢比的版别,仅差别明显的就达五十多种。近年来国外和港、台钱币收藏家、投资机构对四川卢比情有独钟,研究、收藏、投资已走在我们的前面,并在逐步批量收货。但在国内还未引起泉友们的关注和重视,目前一枚一期的有领立花四川卢比价格仅仅才四五百元人民币,而一枚唐军长正面相价钱要四、五百元。几年前唐军长价钱二、三十元时,一期四川卢比的价钱就四十元了。现在就是版别较少的无领立花价格也仅仅才三千元人民币左右。现在的它正是一片还未开发的处女地,是金矿、油田、原始绩优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四川卢比的历史、文物、经济、收藏价值还远远没有真正体现,正待我们去发现、探索、研究、开发、投资、收藏,使之体现真正的价值。

有领横花(四川卢比的名誉品)


蝴蝶花(四川卢比的名誉品)

无领直花

无领横花(五节辫)



一期四川卢比(四上无叶版)


二期四川卢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加爱心加爱心 减爱心减爱心 微信分享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6-2-15 12:33 | 只看该作者
卢比人物原形之论历来久矣,从光绪、宣统、亲王贝勒、总督、外交清臣、象征官员等等,尚无完全定论。
形式仿效印度卢比那是一定的,但说是君王皇室,确如九加五先生详述有种种不符。说是封疆大吏清臣象征吧,又无基本主仆(君臣)之分的管翎佩戴,加之服饰怪异实在不伦不类。
晚清多事之秋,边疆僭越随意之事在钱币上也多有反映多生异议,在分享考证之时当严谨包容与各师友共勉。
再次感谢九加五先生的辛苦整理与分享点评,敬仰!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2-7 15:32 | 只看该作者
全面解析清朝皇室的奢华穿戴芷熙珍寶2015-04-20 20:33:07[url=]阅读(4685)[/url]评论(1)


  
  清朝皇室的服饰,上至皇帝,下至大臣的服饰按官的大小而决定官服得布料和图案。而后宫中的服饰也是非常有考究,后宫中从皇太后到妃嫔,从服饰、鞋履到配饰都有严格的限定。等级越高服饰越是华贵。皇帝太后服装上的图案多采用龙凤等象征高贵的事物,配饰方面则有黄金、珍珠,琥珀、绿松石和珊瑚等。
  礼服类
  一、朝冠
  清代皇帝朝冠分为冬朝冠和夏朝冠两种。
  
  清高宗夏朝冠冠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冬朝冠冠体为圆顶呈斜坡状,冠周围有一道上仰的檐边。
  
  清皇帝冬朝冠
  夏朝冠冠形作圆锥状,下檐外敞呈双层喇叭状。
  清高宗夏朝冠(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二、朝服
  清代皇帝的朝服也叫朝袍。它与龙袍的区别在于:一,龙袍无披领而朝袍有披领;二,龙袍为衣裳相连属的四开裙袍,而朝袍则为上衣下裳不相连属的裙式袍。
  
  皇帝的朝服分为冬朝服和夏朝服二种。冬朝服是皇帝在秋冬季里朝、祭之时所穿的柿蒂形、圆领、马蹄袖披肩右衽、衣裳不相连属的下裳为裙式的礼袍。其色有明黄、蓝、红、月白四种。
  
  冬朝服
  
  冬朝服
  夏朝服大致形式雷同于冬朝服,是皇帝春夏季里朝祭时所穿的朝服,唯其色其制稍稍有别于冬朝服。夏朝服之色仅明黄、蓝、月白三种,其功用场合皆同于冬朝服。其制仅一种,披领及袖所用之色,整衣形式和花纹皆与冬朝服之第二式相同,唯其袍边均沿片金缘,并且根据气温的变化还有缎、纱及单、袷之分。
  皇帝根据自己的活动内容及时间来选择不同形制不同颜色的朝服。皇帝在大朝时着明黄色朝服;南郊祈谷、常雩时着蓝色朝服;东郊朝日时着红色朝服;夕月则着月白色朝服。
  三、端罩
  
  端罩,满语叫“打呼”,清代服饰名。在清代服饰制度中,是一种皇帝、诸王、高级官员等人在冬季时替代衮服、补褂套穿在朝袍、吉服袍等袍服外的一种圆领、对襟、平袖、长及膝、左右垂带的翻毛外褂。端罩按《大清会典》的制度,有黑狐、紫貂、青狐、貂皮、猞猁狲、红豹皮、黄狐皮等几种;按质地、皮色的好坏及其里、带的颜色等内容,又分为八个等级,以此来区别其身份、地位的高低尊卑。
  
  四、补服
  
  补服是明清时的官服。因其前胸及后背缀有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子,故称。通常文官绣鸟,武官绣兽。各品补子纹样,均有规定。清代规定,命妇受封,亦得用补服,补子各从其父之品以分等级。
  五、朝褂
  
  皇后在正式场合所穿服装之一。清乾隆朝增改服制,皇后朝褂制三,皆为石青色,片金缘。
  六、朝裙
  
  
  着于外褂之内、开衩袍之外,在朝贺及祭祀时用之。皇太后、皇后之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龙缘,上用红织金寿字缎,下石青行龙妆缎,皆正幅,有襞积;夏朝裙,片金缘,缎纱随用。余如冬。其下至皇太子妃皆同。一品命妇冬朝裙与民公夫人同,片金加海龙缘,上用红缎,下石青行蟒红缎,皆正幅,有襞积。下至三品命妇皆同。夏朝裙,片金缘,缎纱随用。余如冬朝裙。
  七、朝珠
  
  
  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据说象徵著四季,而朝珠的质料也不尽相同。由於清朝皇帝笃信佛教,凡皇帝、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侍卫和京官等,均可佩挂朝珠,并且可作为皇帝所赏赐的物品。
  八、朝靴
  
  清代皇帝服饰 清代男子鞋履,便服以鞋为主,公服才穿靴。靴子的材料多为黑缎,式样初尚方头,后又流行尖头。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穿朝服则用方头朝靴,朝靴与服色相同,并饰黑色边饰,上面绣有草龙花纹。本图为清代康熙绣钩藤缉米珠朝靴。
  九、朝带
  
  皇子朝服,金衔玉方版四。每版饰东珠四,中饰猫睛石一。带及左右佩绦,用金黄色。带纷下广而锐。亲王朝带制同。 郡王朝带,每版饰东珠二,猫睛石一。余制如皇子朝带
  十、领约
  
  清 代皇后、贵妃、妃和嫔套于颈间的饰物,用以区别身份。贵妃、妃和嫔所用同。
  十一、金约
  
  皇后金约
  金约为后妃及女贵族穿朝服时佩戴在朝冠下檐的饰品,形似圆形发卡。金约以其上镂雕的金云纹和镶饰的珠宝数目以及脑后所垂贯珠的形制区别等级。
  吉服类
  
  
  吉服是过去清朝,仅次于朝服的衣服,它是级别比较高的一种服装。吉服包括衮服、龙袍。清代吉服褂,样式与龙褂相同,为圆领、对襟、左右开气、袖口平直的长袍。根据人物的身份的不同,所绣图案不同。如镇国公夫人、民公夫人、辅国公夫人、郡主至三品夫人的吉服褂,均绣花卉八团,为石青色。
  吉服冠
  
  清代官帽的一种,是穿着吉服时佩戴的官帽,也是平时官员戴的帽子,清代皇太后、皇后吉服冠,熏貂为之。上缀朱纬,顶用东珠。皇贵妃、贵妃制同。一品命妇顶用珊瑚。其下二品命妇则顶用镂花珊瑚,三品命妇顶用蓝宝石,四品命妇顶用青金石,五品命妇顶用水晶,六品命妇顶用砗磲,七品命妇顶用素金等。大体与男品官同。
  其它种类
  常服
  清代帝后常服包括常服冠、常服袍和常服褂,是除礼吉服之外,唯一一类可佩戴朝珠的服装。常服是清代帝后一生中穿用较多的一类服装。在清代政治活动中,祭祀斋戒活动占据了其中的大部分时间。而清代皇帝每一年里要在那些繁杂的各处拈香、祷告以及频繁的斋戒期内完成自己的使命。
  行服
  行服是清代服制中特有的服种,而且只限于男性。它是皇帝和王公百官外出巡行、狩猎征战时所穿的服装,与满族喜爱骑射的风俗和传统服饰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其特点是便于骑射。行服包括行冠、行袍、行褂、行裳和行带五部分。
  雨服
  皇帝和王公百官下雨时所穿的服装,包括雨冠、雨衣、雨裳三部分。穿用时,雨衣穿在内,雨裳系于外。皇帝的雨冠有冬夏两种,冬雨冠为高顶、深前檐,夏雨冠为平顶、敞前檐。皇帝的雨冠为明黄色,皇子以下至文武三品官为红色,文武七、八、九品官为青色加红边。
  便服
  清代便服的形式繁复多样,包括便袍、衬衣、氅衣、马褂、坎肩、袄、衫、裤、套裤等。
  清朝皇帝的便服像
  
  清太宗皇帝(天聪.崇德)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皇帝(顺治)爱新觉罗.福临
  
  清圣祖仁皇帝(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清世宗宪皇帝(雍正)爱新觉罗.胤禛
  
  清.高宗纯皇帝(乾隆)爱新觉罗.弘历
  
  清仁宗睿皇帝(嘉庆)爱新觉罗.颙琰
  
  清宣宗成皇帝(道光)爱新觉罗.旻宁
  
  清文宗显皇帝(咸丰)爱新觉罗.奕詝
  
  清穆宗毅皇帝(同治)爱新觉罗.载淳
  
  清德宗景皇帝(光绪)爱新觉罗.载湉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2-7 14:43 | 只看该作者

清代皇帝的便服的衣料多选用单色织花或提花的绸、缎、纱、锦等质地。无论是织花、提花,多采用象征吉祥富贵的纹样。如团龙、团寿、团鹤,寓意“幸福”、“长寿”;蝙蝠、团寿字、盘肠、绶带纹样,寓“福寿绵长”,因蝙蝠谐音“福”、盘肠谐“长”、绶与“寿”同音。再如,用“”字或万年青花与灵芝头组成的纹样称“万事如意”;葫芦颈上系彩带,与“”字合称“子孙万代”文饰,因葫芦是爬蔓植物,连续接果有连绵繁衍子孙,永远不断的意思。
  清代服饰制度还规定,穿不同的服装,头上要戴相应的冠帽。皇帝的冠帽有朝服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冬朝冠面为熏貂和黑狐,夏朝冠面为玉草。皇帝的冠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和行服冠。朝冠有冬夏之分。冬朝冠呈卷檐式,用海龙、熏貂或黑狐皮制成,外部覆盖红色的丝绒线穗,正中饰柱形三层金顶,每层中间饰一等大东珠一颗。环绕金顶周围,饰以四条金龙。金龙的头上和脊背上各镶嵌一颗一等大东珠,四条金龙的口中又各衔一颗东珠。夏朝冠呈覆钵形,用玉草、藤、竹桥编制。其顶亦为柱形,共三层,每层为四金龙合抱,口中各饰一东珠,顶上端一颗大东珠。另在冠檐上,前辍金佛,嵌十五颗东珠,后辍“舍林”,前饰七颗东珠。吉服冠,顶子为满花金座,上端一颗大珍珠。常服冠,黑绒满缀红缨,红绒结顶。
  皇帝穿朝服时要戴朝珠,根据不同的场合戴不同质地的朝珠。朝珠由一百零八颗东珠串成,每二十七颗东珠又用四粒红珊瑚结珠等距间隔出上、下、左、右四部分,其上部结珠呈葫芦形称“佛头”。佩戴朝珠时,佛头垂于背后,用黄绦带连接一组玉饰,称做“背云”。朝珠垂在胸前的左右红珊瑚结珠处,分别饰一两串绿松石珠串,称为“纪念”。朝珠的构成,有着特殊的含义。一百零八颗珠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四个红珊瑚结珠象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下垂于背后的佛头、背云,寓意“一元复始”,三串绿松石纪念表示一月中的上、中、下三个旬期。皇帝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朝珠,皇后、皇太后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外,还在两肩斜挂两盘红珊瑚朝珠,以示身份特殊。皇帝佩戴朝珠,还根据不同的场合戴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祭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戴琥珀或蜜腊朝珠,祭日戴红珊瑚朝珠,祭月戴绿松石朝珠。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朝珠寓意天、地、日、月,而东珠朝珠作为天地与人间的纽带,为皇帝专用。
  皇帝在穿戴服饰中,腰间都要系相应的腰带,穿朝服系朝服带,穿吉服时系吉服带。朝带有两种,一种用于大典,为明黄丝织带,带上有龙文金圆版四块,中间嵌蜜石、东珠;一种用于祭祀,带上用四块金方版,嵌以束珠及各色玉、石。朝带并有垂带物品,即左右佩盼、囊、隧、鞘刀等。吉服带与朝带颜色相同,形制相似。带上的四块金版嵌珠宝随意,带端的一版角带扣,列左右的二块有环,以佩带玢(音fēn)。带上拴的荷包也格外讲究。满语称荷包为“法都”,是满族人喜欢的饰物。满族旧俗,无论男女,穿长袍系腰带,带上都拴“活计”,荷包是活计之一。它是由满族先世出猎或游牧时随身带的“囊”(一种皮质的饭袋)演变来的,同切割用的鞘刀、点火用的火镰、擦汗用的手帕等同为出猎的必备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游牧、狩猎变为固定的居住与耕种,这些活计就失去原来的意义而变为装饰。清代皇帝的活计更是质地精良,制作精美。在绸缎上绣各种图案,与衣服相配。荷包上绣的纹饰有“五谷丰登”(正月)、“五毒”(端阳节)、“鹊桥仙会”(七月)、“丹桂飘香”(中秋)、“菊花”(九月初九重阳)、“葫芦阳升”(冬至节)、“甲子重新”、“万国咸宁”(大年三十)等,以应节景。
  清代皇帝的衣料由内务府广储司拟定式样颜色及应用数目奏准,对缎匹长阔尺寸、质地、花样、色泽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档案中的“敕谕”多次记载要求官局所织缎匹“务要经纬均匀,阔长合适,花样精巧,色泽鲜明”,如质量不合格,需补赔罚奉或受鞭责。内务府画师设计画样格外精心,发往江宁(南京)、苏州、杭州三处织造司分织。江宁织造负责御用彩织锦缎,苏州织造负责绫、绸、锦缎、纱、罗、缂丝、刺绣,杭州织造负责织造御用袍服、丝绫、杭绸等。刺绣由如意馆画工设计彩色小样,经审后,按成品尺寸放大着色发交内务府和江南织造衙门所属的绣作进行生产。
  皇帝穿衣也有不顾典制而随心所欲的时候。按规定,皇帝吉服为最高的等级明黄色,皇子嫔等人的龙袍是香色(秋叶色)。典制中虽然服饰的颜色有等级、身份的差别,但乾隆却明确表示喜欢香色。乾隆十九年(1754)十二月二十九日是除夕,乾隆皇帝要在宫中神祖供像前行辞旧岁礼。是日晚,他照例沐浴更衣。当四执库太监捧出明黄色龙袍时,他却下旨要穿“香色刻丝黑狐面龙袍”。并且说,这件龙袍“着寻常日少伺候,留至每年十二月三十日沐浴后再伺候,以后每年是为例”。如果换了别人,穿着不符合身份的服装,肯定有违制之嫌。皇帝金口玉言,为所欲为,不受制度限制。另外,乾隆皇帝口口声声衣冠服制遵循古礼,可他在许多宫廷绘画中都以汉装出现。他曾说过,他的汉装像不过是“丹青游戏”。宫廷绘画多是写实的作品,水平再高的画家也不敢为皇帝画像张冠李戴。由此可知,宫廷生活往往被政治化,更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清宫内设有尚衣监,存放皇帝的袍褂和服饰,又有专门的衣服库,管理皇帝平日常用的服和冠,还有一大群随时侍侯皇帝更换衣服的太监们。皇帝一天之中多次更换服饰,有时一天内更换二至三次。

b1在我国古籍《周礼》中,天子的衣、冠规定为“黄裳”和“玄冠”。其寓意天子受命于天,非凡人,他穿的服装的颜色应合于“天地玄黄”之色。从色彩上看,“玄”是黑中有红的深兰色,代表天空;而“黄”色,是指土地之色。从此以后的天子到皇帝,时空跨越了几千年,“玄”、“黄”色被当作正统的颜色,为历朝历代的官服制度相互因袭。以明黄色为主的皇帝服饰,也贯穿清代始终。但是,清代皇帝服饰的披领、箭袖和腰带却保留了满民族独特的风格。
  皇帝的官服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礼服、吉服和便服。礼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衮服、补服;吉服包括吉服冠、龙袍、龙褂;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规定以外的平常之服。
  礼服中的朝服是皇帝在重大典礼活动时最常穿着的典制服装。按清朝《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朝服一般“色用明黄”,祭圜丘、祈谷用兰色,祭日用红色,祭月用月白色。其式样,是由上衣、下裳组成通身长袍,另配箭袖和披领。衣身、袖子、披领都绣金龙,衣身绣三十四条金龙,两袖各袖金龙一,披领绣金龙二。根据不同的季节,皇帝的朝服又有春夏秋冬四季适用的皮、棉、夹、单、纱多种质地。
  朝服的形式与满族长期的生活习惯有关。满族先祖长期生活在无霜期短的东北,以少种植、多渔猎为主要经济来源。“食肉、皮衣”成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尤其是满洲贵族穿用的服装多为东北特产的貂、狐、猪冽狲等毛皮缝制。为方便骑马射箭活动自如,服装的形式采用宽大的长袍和瘦窄的衣袖相结合。衣领处仅缝制圆领口,并配制一条可摘卸的活动衣领,称“披领”;在两袖口处各加一个半圆形可挽起的袖头,因形似“马蹄”,称为“马蹄袖”。满族先祖穿宽大的长袍的腰间系一腰带,胸前便成了存放出行小件物品的衣兜。这种设计适应狩猎生活中冬季骑射方便实用,披领保护头颈,箭袖覆盖手背有保暖的作用。后金时,努尔哈赤曾将这种貂皮缝制的袍子赏赐“众家贝勒”穿用,没有作为制度,至皇太极时,有建议确立满族衣冠服饰。天聪六年(1632)皇太极在初定冠服制度中,特许“八固山诸贝勒”冬、夏俱服,在城中行走。由此便阐明“服制是立国之经。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不能改变国初之制”。皇太极告诫群臣,吸取金朝世宗的教训,“凡改汉衣冠者,无不一再世而亡”,左佩矢、右挟弓,就好像把左手交给了他人,“待他人割肉而后食。”特别指出,汉族衣冠不利于骑射的道理,“我朝以武功取天下,还要以武功巩固天下”。
  清入关后,满族生活环境的变化,长袍箭袖已失去实际的作用,再次议论服装改制。清前期的几位皇帝认为:衣冠之制关系重大,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尤其是对定鼎中原的少数民族来说,更是如此。到乾隆帝时进一步认识到,辽、金、元诸君,不循国俗,改用汉唐衣冠,致使传之未久,趋于灭亡,深感可畏。祖宗的服饰不但没有改变,还在不断恢复完善,最终形成典章制度确定下来。
  因此,清代服饰与其他方面相比,满族特点保存的较多。如长袍、箭袖的服装不仅得到保留,还将其定为象征国家最尊贵的礼服,载入清代典章制度中。在隆重的典礼上,皇帝视朝、臣属入朝时所穿的礼服,即为朝觐之服,成为名副其实的朝服了。特别是满族传统服装的箭袖,入关后虽然失去实际作用,但箭袖却作为满族行“君臣大礼”的行礼动作得以保留。箭袖又称马蹄袖,平时挽起成马蹄形;一遇到行礼之时,敏捷地将“袖头”翻下来,然后或行半礼或行全礼。这种礼节在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已不限于满族,汉族也以此为礼,以示注重守礼。因箭袖的这一特殊功能,清代的吉服、便服也都设计了箭袖。即使是平袖口的服装,还要特意单做几副质料较好的箭袖“套袖”,以备需要时套在平袖之上,用过之后脱下。这种灵活、方便的“套袖”还有个美好的名称——“龙吞口”。清代官服的箭袖形式,一直保持到清朝灭亡。
  清代服装在保留本民族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历代皇帝服装的纹饰——十二章(十二章墨线图)。十二章是十二种含义图案:日、月、星辰(寓意普照天下)、山(高可仰,取其仁德)、龙(能兴云作雨,取其变化)、华虫(取其文采昭著)、粉米(五谷之一,可以养人)、藻(有花纹的水草,取其有纹彩)、火(取其燃)、宗彝(为祖庙尊崇,表示不忘祖先)、黻(黑白两色绣成弓形相背,示见善背恶)、黼(斧头状象征权威)。这些纹饰象征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权力“如天地之大,万物涵复载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囿照临之内”。
  宫中遇有喜庆的事,皇帝万寿正日、皇太后万寿圣节和元旦节令的前后三日,皇帝穿吉服。吉服又称龙袍,上下连属的通身袍,其形式是,右衽、箭袖、四开裾;领、袖都是石青色,衣明黄;通身绣九龙十二章,龙文分前后身各三条,两肩各一条,里襟一条。龙纹间有五彩云;十二章分列左肩为日,右肩为月,前身上有黼、绂,下有宗彝、藻,后身上有星辰、山、龙、华虫,下有火、粉米;领圈前后正龙各一,左右行龙各一,左右交襟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立水。穿吉服时,外面罩衰服,挂朝珠,佩吉服带。清代皇帝的龙袍也有裘、棉、夹、纱等多种质地,适合一年四季不同季节穿用。
  故宫现存皇帝龙袍还有在绣金龙、十二章、彩云之中,加绣双喜字文饰的。在清代典章服饰制度中没有见到文字记载,但它是皇帝成婚时穿用的。按照清代规制,皇帝成婚称为“大婚”,幼年即位的皇帝成年后,要举行隆重的大婚典礼,清早期的顺治、康熙和晚期的同治、光绪都是即位后举行大婚的皇帝。是时,颁诏天下,举国同庆。宫廷内围绕皇帝、皇后的吃、穿、用及洞房陈设等都以龙凤双喜为主要图案。同治十一年(1872)、光绪十四年(1888)晚清的两位小皇帝成婚前,苏州织造定织、绣了一大批龙凤双喜的门帘、床帐。皇帝大婚时穿的龙袍上加绣双喜字样,也是理所当然的。
  皇帝在平常的日子穿便服,又称常服。皇帝在宫中穿常服的时间最多,如经筵、御门听政、恭上尊谥、恭捧册宝等都是穿着常服活动的。常服有常服袍和常服褂两种,其颜色、纹饰没有特殊的规定,随皇帝所欲。但从故宫收藏的皇帝便服的颜色、文饰来看,也都有明显的隐义。清代入关之初,满族贵族喜穿天蓝、宝蓝色衣褂,寓意清淡、明快,“清”与国号同字同音,因此淡蓝、宝蓝、天蓝等颜色成为宫廷服饰中领导潮流的颜色。皇帝的便服也选天蓝色、宝蓝色。故宫藏宫廷画《清康熙读书像》康熙便服像,画的就是年轻的康熙身着宝蓝色便服的写实作品。就连面用明黄或石青色的皇帝礼服、吉服,里衬也用天蓝或月白色。宫廷崇尚蓝色,乾隆、嘉庆朝都有这种颜色的便服。直到道光年间仍为流行颜色。故宫藏《喜溢秋庭》图卷,描绘的就是身着宝蓝色便服的道光皇帝与后妃、子女在御苑内嬉戏休闲,共享天伦之乐。除此以外,皇帝的便服颜色还有象征天下富足、生活红火的木红色、枣红色,谐音“禄”的灰绿色,以及洁净、清爽的姜黄色、浅米色等。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2-7 14:13 | 只看该作者
清代满族宫廷服饰制度
2015年7月12日

1.满族服装
满族最初居住在寒冷的东北地区,畜牧业和狩猎是其主要生产及生活方式。与此相适应,满族喜穿轻暖贴身的裘皮服装。后来,随着生活地域的拓展,在与汉族和蒙古族的交往中,满族吸取了二者服装中的某些形式,形成了本民族以袍褂为主的风格独特、新颖多彩的服装样式。其中,最具特色的有箭袖、马褂、旗袍、旗鞋等。
(1)箭袖
箭袖又称“马蹄袖”,是满族特有的服装袖头样式。满族服装以袍褂为主,箭袖最初是为冬季行猎时保护手背而做。为避免手背冻伤,满族的袍褂常在袖口处加一截半圆形的袖头,其状颇似马蹄,袖口狭窄,上长下短,以便在骑射时既能打开露出双手以利拉弓放箭,又可于射箭后随时放下,盖住手背以御寒。后来,箭袖又成为满族礼服的袖头,男子与八旗妇女皆可穿用。按满洲习俗,箭袖平时向上翻起,行礼前放下,以示恭敬。又有活动的箭袖,当以常服用作礼服时,要于常服袖口缀上另制的箭袖,俗称“龙吞口”。用毕将箭袖拆下,仍为常服。
(2)马褂
清初马褂被用作军服,只限于士兵穿用,求其作战便捷。康熙以后,马褂首先在满族贵族中流行起来;尔后被民间广泛用作便服,马褂的形制也从对襟马褂的基础上,发展出大襟、缺襟和琵琶襟马褂等新样式。内穿长袍,外着短褂,是满族典型的礼服装束。
清 明黄色暗葫芦花春绸草上霜皮马褂

(3)旗袍
旗袍是满族妇女传统的日常服装。它原是一种不分上衣下裳的长袍,袍呈直筒状,由一整块衣料剪裁而成,任何部位均不重叠,式样为圆领大襟,两面开禊,袖口平直,腰身宽大,长可掩足。此种长袍上下连体,一件可顶汉族的衣、裙、裤等多种服装穿用,但制做起来省工省料,经济便利,穿在身上,美观大方,能够展现女性轻盈秀美的自然体态。又根据气候变化,此袍可做成单、夹、棉、皮等多种样式,并且可长可短,宜供四季穿用,因此深受满族妇女的喜爱。由于满族又称“旗人”,此袍又被称为“旗袍”。
清 妃色绸刺绣锦鸡中袖旗袍

旗袍是满族服装中最具生命力的品种。满族入关后,为巩固其统治,曾在广大的汉族地区强行推行其服装、发式等。但辛亥革命(1911年)后,随着清政权的垮台,满族的服饰习俗大部分被逐渐淘汰,而旗袍却以其种种优点,被人们长期穿用,至今不绝。
(4)旗鞋
旗鞋亦称“满鞋”,是清代满族妇女穿的木质高底鞋。满族旧有“削木为履”的习俗。木质高底鞋即在木质鞋底的中间,再镶上一块高度约两寸至四、五寸不等的木底,与今天的“高跟鞋”有些相似。所镶木底的形状主要有两种:上小下大、踏地印痕像马蹄的,叫“马蹄底”;上宽下圆,踏地印痕像花盆的,叫“花盆底”。两种旗鞋上底后,均要用细白布把整个木底包裹起来,并在四周加以刺绣或穿珠等装饰。鞋面则多用绸缎,上施五彩刺绣或饰之以珠宝。妇女穿上这种高底鞋,显得体态修长,行姿婀娜,别具风韵。于是它受到满族中、青年妇女的喜爱。一般少女从十三、四岁就开始穿。满族妇女从不裹脚,保持天足。穿高底鞋有掩饰天足之意。老年妇女为方便行路,则多用平木制作满鞋,叫“平底鞋”。
2.清宫服饰
清朝建立后,在制定各种典章制度时,尤其重视服饰制度。自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至乾隆中期的130余年间,几经修改,清朝终于确定了一套系统、完备而又具有鲜明满族特色的服饰制度。它既保持了满族以袍褂为主等的基本形式,又继承了汉族传统的封建等级标准,将民族形式与封建礼制较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清代服饰在我国古代服饰史上,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占有重要的地位。
(1)服饰禁令
清代的服饰禁令最重视民族特色和封建等级。
清王朝是满族对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实行统治的政权。为体现其民族征服,加强本民族的凝聚力,有清一代,十分强调服饰制度上的民族特色。早在满族入关前后,伴随着清军在各地军事上的胜利,满族统治者在广大的汉族地区,以暴力手段强制推行满族以袍褂为主的服装样式和剃发结辫的发饰,并把是否接受其服装、发式视为接受其统治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句民谣,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广大汉族人民在被迫“改服剃发”时所面临的残酷现实。
此外,在清廷所定帝后、百官服饰制度中,满族特有的袍褂、箭袖、披领等传统服饰特点均得到充分的继承。在满族统治者看来,坚持服饰上的民族特点乃是“立国之经”,是关系到清朝生死存亡的大事,是万万不可改变的。每代皇帝一旦发现服饰上有违祖训、不守旧制的情况,均要严格查处。如《大清会典事例》卷四百载,清嘉庆九年(1804年),颙琰接到镶黄旗都统的报告,“查出该旗汉军秀女内有缠足者,并各该旗秀女衣袖宽大,竟如汉人装饰”,立即下谕旨:“著各该旗严行晓示禁止。”并说:“我朝服饰本有定制⋯⋯若如近来旗人妇女,往往衣袖宽大⋯⋯至仿效汉人缠足,尤属违制,此等恶习⋯⋯于国俗人心关系甚巨。著八旗满洲、蒙古、汉军都统、副都统等随时详查,⋯⋯一经查出,即将家长指名参奏,照违制例治罪。倘经训谕之后,仍复因循从事,不能实力奉行,将来经朕查出,或被人纠参,定将该旗都统、章京等一并严惩,决不宽贷。”正因如此,清朝统治的200余年间,尽管满族上下深受汉族文化与风俗的影响,但其服饰、发式仍然基本保持了满洲旧制,并且反过来又对汉族的传统服饰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历代封建王朝一样,清代的服饰禁令也处处体现着“严内外、辨亲疏”、“分等级、定尊卑”的精神。同时,又较以往历代的规制更加具体细致。以性别、身分、等级、文武、场合之别加以区分,自皇帝以至庶民的服饰,共分48品类:皇族6种,王族35种,贵族(含有爵位者)5种,品官命妇1种,士庶1种。除士庶之外,品官命妇以上所备主要服饰又有4种,即朝服、吉服、常服和行服。每种服饰配套的冠(帽)顶戴、袍、褂、腰带、佩饰、靴鞋以及颜色、纹样用料等等,又按不同的等级有着具体而严格的规定,不容僭越。比如服装颜色,明黄色只准帝、后使用,任何人不得僭用。即使贵为皇太子也只能用杏黄色。八品以下官员则使用黄色、香色、米色和秋香色等。又如纹样,唯有帝、后服装上方能绣五爪龙图案,皇子用四爪龙,品官用蟒,臣子如蒙皇帝特赐五爪龙纹,亦应先挑去一爪,方能穿着。再如用料,帝、后服装用料品种百无禁忌,非常讲究。皇子以下则有种种限制,至于一般军民,则一律不得以蟒缎、妆缎、金花缎、倭缎、貂皮、猞猁皮等制作服饰。凡此等等,不胜枚举。
(2)按季更服
清代宫廷有按照季节统一更换服装的制度。清代服装按北方地区的习惯,分为春装、秋装和冬装。每年春季、秋季和冬季,皇帝、后妃和王公百官们都要统一更换朝冠、朝服。就皇帝而言,春秋换用藤竹丝编织的凉朝冠和夹朝衣;秋季换用毛皮制作的暖朝冠和镶皮边的朝衣;冬季换用黑狐皮制作的暖朝冠和海龙皮紫貂皮镶边熏貂皮镶袖口的朝衣,并在朝衣外罩上端罩(翻毛的皮袍)。冬季换装的时间有明确规定,为每年夏历十一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届时内廷外朝自动更换,不再另行通知。春、秋二季更换服装是在每年的三月和九月进行,但具体日期不定。一般是于换服前一个月,由礼部于三月或九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三天内预先择一吉日上报朝廷,经皇帝御批,再由宫中传发公文到各衙门,然后统一更换。统一按季更服,可使朝廷中服装整肃,避免各季服装参差不齐的现象。这是清代服制的一大特点。
(3)帝、后服饰
朝服:朝服是最隆重的礼服,为国家大典及重要祭典时所穿用。朝服包括朝冠、朝袍、朝珠、朝带和朝靴。朝冠分冬夏两种,皇帝冬朝冠以薰貂或黑狐皮制成,顶饰三层金龙,缀东珠四颗,并披饰朱纬(红绒绳);夏朝冠用玉草或滕竹编制,亦缀朱纬,只是遇国丧时除去朱纬。皇帝朝袍有裘、棉、夹、单、纱多种,供四季穿着。颜色依等级有明黄、蓝、红、月白四种。其中明黄为等级最高的颜色,用于元旦、冬至、万寿节及祭祀太庙等典祀;蓝色用于祀天(圜丘、祈谷、常雩);红色用于祭朝日;月白色用于祭夕月。明黄色朝袍的服式为上衣下裳,分裁而合缝,箭袖、捻襟,肩配披领,腰间作方形腰包为饰,明显保留了满族风习。服上绣纹则承袭前朝礼制,双肩及前胸后背各绣正面五爪龙一,腰围绣行龙五,衽有正龙一,襞积(裳折叠处)前后围龙各九,裳正龙二,行龙四,并间绣十二章纹及五色云,裳幅下沿绣八宝平水纹。又披领上行龙二,箭袖端正龙各一。皇帝的朝珠以东珠(产于东北松花江下游的真珠)或珍珠制成。珠计108颗,象征佛教朝暮撞钟108下,寓“醒百八烦恼”之意。用时挂于颈上,垂于胸前。朝带系于腰间,有两种形式,一以龙纹金圆版为饰,一以龙纹金方版为饰,色亦为明黄。
清 乾隆皇帝月白缎绣云龙袷朝袍

清 黄色云缎揖珠绣朝靴

皇后朝服与皇帝略同。但朝冠上的金龙易以金凤,冠后垂两条护领,上缀珠宝。又,朝袍外必须加服朝褂,即一种类似背心的开襟无袖褂子。其上亦绣金龙、祥云、八宝平水纹等。有的绣龙数量极多,如现存乾隆时的一件皇后朝褂,上下分为四层,满绣金龙,前后总计绣金龙竟达76条。此外,皇后的附饰品有金约、领约、耳饰、耒帨及朝珠等。朝珠的佩带方法也与皇帝有别,皇帝带一串;皇后带三串,一串挂于颈垂于胸,又两串分别挂于左右肩,交叉在胸前。
吉服:吉服是较朝服次一等的礼服。皇帝的吉服一般在吉庆宴会和朝见臣属时穿用。它由吉服冠、吉服袍、吉服带、朝珠和靴组成。清朝皇帝的吉服袍即人们常说的“龙袍”。样式为一种大襟、圆领、箭袖、四开禊的长袍。主要为明黄色,领和袖口用石青色。袍上绣金龙九条,胸背正龙各一团,两肩与前后襟行龙各一条,两袖端正龙各一团,又一条龙绣在衣襟里面,这样整个龙袍共绣金龙九条,但除袖口不算,无论从正面看还是从背面看都是五条(两肩之龙前后都可看到)。《易经》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吉服龙纹的九五之数正与此吻合,寓人君是“九五至尊”之意。龙袍下端又绣有斜向排列的许多弯曲的线条,叫做“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涛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有山石宝物。这些图案寓“绵延不绝”、“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等吉祥语意。
吉服带与朝服带形制略同,也为明黄色,只是带上的四块金方版可随意镶嵌珠宝。皇后吉服主要由龙袍、龙褂组成。龙袍为两开裾,领后垂金黄绦,饰以杂宝。此外与皇帝龙袍相近。
龙褂是套在龙袍外的对襟罩衣。其色石青。其纹饰有两种:一为绣五彩云八团金龙纹加下幅“八宝立水”纹者;一为只绣金龙八团而无其它纹饰者。
皇后吉服与皇太后、皇贵妃吉服相同。
常服:常服是在一般性正式场合穿的服装。清代皇帝的常服,有冠、袍、褂、带四部分。冠用朱纬结顶,不加梁。袍与吉服袍样式相同,但面料、颜色、花纹不象吉服袍那样有严格的规定,可以随皇帝的喜好而选用。褂是圆领对襟长褂,穿在袍外。与礼服的箭袖不同,常服褂为平袖,左右开禊,身长到股,颜色多为石青,花纹也无特别规定。后妃常服以袍为主,纹饰多样,有龙凤呈祥、彩凤双飞、丹凤朝阳和百蝶等等。晚清时,宫中后妃又喜服氅衣,其样式似袍,但比袍略短,腰袖宽肥,两开裾,裾高及腰。衣周围绣宽花边,花纹图案有两道或三道的。今故宫博物院所藏慈禧穿过的“品月缎绣玉兰飞蝶氅衣”就是其中的精品。
行服:行服是清代服制中特有的服种,而且只限于男性。它是皇帝和王公百官外出巡行、狩猎征战时所穿的服装,与满族喜爱骑射的风俗和传统服饰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其特点是便于骑射。行服包括行冠、行袍、行褂、行裳和行带五部分。皇帝的行冠有冬、夏两种:冬季用黑狐皮或黑羊皮,青绒结顶,不加梁;夏季用藤丝或竹丝编织而成,红纱裹边,顶用明黄色,前缀珍珠。
清 康熙帝油绿色云龙纹暗花缎棉行服袍;雍正帝梅花鹿皮行裳

行袍俗称“缺襟袍”,样式为圆领、对襟、四面开禊、箭袖、有钮绊,与常服袍相似。所不同的是,它比常服袍约短十分之一,长度在膝盖以上。更为特别的是,行袍的左前襟下方被裁下一块,约一尺左右,然后再用纽扣绾上,形成一块活动的衣襟,乘骑或长行时将活动处解开,以便于行动;不乘骑时则与其联上,与常服袍一样。“缺襟袍”一名即由此而来。行袍的质料、颜色和纹饰没有严格的规定,可随意选用。皇帝的行袍多用团龙纹。
行褂又称“马褂”。清代建国后,将马褂定为皇帝和王公百官、八旗将士的出行服装之一,官称“行褂”。行褂的颜色依穿用者的身份地位而定:皇帝及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什长等扈从大臣为明黄色,即所谓“黄马褂”;亲王、郡王以下文武品官为石青色;八旗中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官兵,分别为金黄、白、红、蓝色;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官兵,分别为红边金黄色、红边白色、白边红色、红边蓝色。其中皇帝所穿黄马褂又称“黄褶”,多用绸缎或纱制作,不加花纹彩绣。黄马褂除供皇帝和近臣穿用外,还可赏赐给立有功劳的文臣武将,叫作“赏穿黄马褂”。赏穿者的事迹要载入史册,因此赏穿黄马褂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行裳的样式是前面分左右两片,长短相齐,后面一片,中间宽大,上下稍作收敛,腰间用一幅石青布连接起来,两端用带子系住。行裳的质料、颜色亦无规定,有毡行裳、夹行裳等,冬季所穿行裳则多用鹿皮或黑狐皮制作。
行带,皇帝用明黄色,亲王以下的宗室用金黄色,觉罗用红色。
行服的穿着方法是,行袍穿在内,腰间系行带,外面罩行褂,下系行裳。
雨服:同行服一样,雨服也是清代服制中男性特有的服种。它是皇帝和王公百官下雨时所穿的服装,包括雨冠、雨衣、雨裳三部分。穿用时,雨衣穿在内,雨裳系于外。
皇帝的雨冠有冬夏两种,冬雨冠为高顶、深前檐,夏雨冠为平顶、敞前檐。做法亦有两种:用毡、羽缎作面的以月白缎衬里;油绸面的则不加里,下系青布带。皇帝的雨冠为明黄色,皇子以下至文武三品官为红色,文武七、八、九品官为青色加红边。
皇帝的雨衣样式和质料有多种:有的是圆领对襟无袖长袍,类似披风;有的对襟带袖,如常服褂;还有大襟长袖的,如常服袍。其做法:毡或羽缎为面、月白缎衬里的,多配明黄色领和钮绊;油绸面无里的,多配青色领和钮绊;皇帝的雨衣多用明黄色,少数也有朱红色的。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就藏有一件康熙帝的朱约羽纱雨衣。皇子以下文武一品官及各省巡抚用大红色,二品以下官员用青色。
皇帝的雨裳分两种样式,一种与行裳相同;另一种,前面只为一幅,不开口。雨裳的颜色与雨衣一致。
佩饰是清宫服饰的一大特点。满族旧俗,无论男女,凡穿长袍必系腰带,挂“活计”。建国后,清廷将此定为服饰制度,如上述的朝服、吉服、常服、行服中,均有与之相配的腰带。不同等级的腰带,在颜色、样式、质料、做工等上有严格的规定,不得逾越,违者治罪。因此,腰带又成为表明人物尊卑等级的重要标志之一。比如黄色腰带只能由皇帝和宗室专用,红色腰带为觉罗专用,所以人们俗称宗室为“黄带子”,觉罗为“红带子”。其他官员则用石青色和蓝色腰带。
所谓“活计”,是指荷包等腰间佩挂之物。据《宁古塔纪略》载,满族传统,“出门者腰带必系小刀、匙子袋、火链带、手帕等物。”此外还有帉(音:分,折叠起来的布条)、觽(音:携,解结的锥子)、烟袋、牙箸和饭囊等。这些佩挂本是放牧、出猎时的必需品,但由于入关后的满族脱离了原先的生活方式,它们也就失去了最初的实用意义,而变为华丽的装饰物。比如盛物用的皮(或布)囊,变成了质地为绫罗绸缎并绣有各种精美图案的荷包,用来装香料或小零食等。又如布帉,原是马络的备用袋,万一外出时马络断了,可临时用帉续之,以解燃眉之急,后来则变为礼服上的丝绸饰带。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条嘉庆帝用过的吉服带。带为明黄丝织成,内衬红绸,带上装嵌珊瑚金圆版,左右各有一镂金小环,左环挂月白绸帉、平金绣荷包、平金绣葫芦状烟袋、嵌松石金套觿;右环挂饰无觿,易以嵌金珐琅鞘刀一,其余与左环同。由此可见清官皇帝礼服佩饰之一斑。
(4)百官服饰
区别等级高下,是清代文武官员服饰的主要功用。其服饰等级制度之严格、细密超过以往各个朝代。它集中体现在官员的顶子、补子、花翎和蟒袍上。
顶子又名“顶戴”、“顶球”,是清代文武官员朝服冠(上朝时戴的礼帽)和吉服冠(祭礼时戴的礼帽)顶镶嵌的宝石。清制,文武品官顶子为:一品红宝石,二品红珊瑚,三品蓝宝石,四品青金石,五品水晶,六品砗磲,七品素金,八品阳文镂花金,九品阴文镂花金。
花翎是插在官员朝服冠和吉服冠上的孔雀翎毛。根据翎毛上目晕(即翎尾象眼睛一样的彩色斑纹)的多寡,又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无目晕的(曷羽)羽称为”蓝翎”。冠上插翎始于明朝。清灭明后,将插翎之法制度化和严格化。顺治十八年(1661年)规定:亲王、郡王、贝勒等不准戴花翎,贝子、固伦额驸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非宗室官员五品以上和一、二、三、四等侍卫戴单眼花翎;六品以下和蓝翎侍卫戴无眼蓝翎。
花翎斜插于冠后。为插戴花翎,于冠后设一用翡翠或绿料制作的翎管(长约七厘米的圆形小管)。管上有一半圆形突起,上穿小孔,以红色丝绳系于冠后,再将花翎插于翎管之中。
顶子和花翎是官员品级的重要标志,因此,朝廷在革除官员职务的同时,也必须摘除其顶戴花翎。
补子是缀在王公品官命妇朝服胸前背后标志文武品级的图像徽识。补子制度始于明初,清灭明后,基本继承了明代的这一作法并略有改变,形成了自己的补服制度。其规定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皇室宗亲用圆形补子,绣龙蟒图像。文武品官补子用方形,其中文官图像用禽兽纹: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鹭鸶,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用兽纹: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八品犀牛,九品海马;都察院、按察司等官员图像为獬豸。清代补子是缀于品官的朝褂(即补服)前后,长宽约30厘米,比明代略小。其做法,多在天青、深红、黑等深色底子上用彩色丝线绣图像,四周再加饰花纹,故色彩比明代补子更为鲜艳夺目。清代补服为石青色对襟褂,所以前襟的补子为左右两块。
命妇(品官的母亲、妻子)的补子也为方形,长宽在24至28厘米之间,小于品官补子。命妇的服饰不受满族制度约束,正式礼服仍以汉族传统的袄裙和凤冠、霞披为主。补子缀于霞披前后,图案则依其丈夫或儿子的品级而定。但与品官不同的是,命妇补子不分文武,一律用禽纹,以示去武尚文。
蟒袍是绣有蟒纹的长袍。明代称“蟒衣”,清代称“蟒袍”,又名“花衣”、“花袍”,并将其定为皇子及王公、品官、命妇的常用吉服。其样式与皇帝吉服袍(即龙袍)相同,但纹饰不用龙而绣蟒。按清制规定,蟒袍又依服色、蟒数和穿用对象分为四等:第一等为皇子及其福晋蟒袍,皇子用金黄色,其福晋用香色(即绛色),均绣五爪蟒九条;第二等,亲王以下及一至三品官以蓝色和天青色为主,公主、福晋等用香色,绣五爪蟒九条;第三等,四至六品官用蓝色和天青色,绣四爪蟒八条;第四等,七至九品官,服色与第三等同,绣四爪蟒五条。(清代官员补服图案详见:明清各级官员补服、补子
由蟒袍、补服及朝冠顶戴等组成的套装,是清代文武百官最典型和最常见的礼服。它适用于朝见、宴会、祭祀、吉庆典礼等多种场合。此外,还有特定的“花衣期”,如皇帝万寿节(生日)的前三后四天,百官必须穿蟒袍以示喜庆。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6-2-5 17:16 | 只看该作者
8888 发表于 2016-2-5 10:22
在学术上探讨四川卢比的人物属性很有意义,以前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将此币的头像约定俗成地称为光绪头像,確有 ...

在光绪皇帝的御批中,也是只字未提。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1月29日,四川总督锡良看到“国币关系主权”的严重性,就川省造币厂铸造四川卢比抵制印度卢比—事上奏朝廷。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1年)》《川局仿铸卢比式藏钱》中记载:“印度卢比流行藏卫,渐及各台。近年则竟侵灌至关内打箭炉,并滇省边境。价值任意居奇,兵商交困,利权尽失。而内地银钱又夙非番俗所能信行。因查川省机器局设有铸造银元厂,经前督臣奎俊奏明开办在案。近以成本不敷周转,银元作辍不常,爰饬照印度三钱二分为一元之卢比,自行试铸。制造务精,银色务足,一面标以汉文。铸成后虽核计获利甚微,而行之炉厅暨附近边台,汉番亦均乐用,洵足以保我利权免致外溢,现饬随时酌量续批鼓铸发充饷需等项,仍体察情形,期于足用而止,以恢币政而利边氓。”对锡良的这一奏折,光绪帝于三十一年(1905年)12月24日朱批:“财政处,户部议奏”。据此,次年2月4日,庆亲王奕劻等会同户部办理财政遵旨议奏,同意在四川银元局仿造印度卢比式样铸造新式银币,并对制造工艺及行用地域提出了特别要求。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2-5 17:11 | 只看该作者
8888 发表于 2016-2-5 10:22
在学术上探讨四川卢比的人物属性很有意义,以前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将此币的头像约定俗成地称为光绪头像,確有 ...

况且,据《清史稿》记述:奎俊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十一月至光绪二十八年七月任四川总督,刘向奎俊报请铸造银币。刘廷恕于光绪二十五至二十七年间铸造了三钱二分银币,币的正面有汉文“炉关”二字,背面是花纹环绕的藏文,这就是四川卢比的前身。这种银币因系土法制造,出品不多,当然满足不了藏地需求。此后,四川卢比已由成都造币厂代为仿印度卢比试铸三钱二分,并且已发行到康区了。据黄云鹏编著的《四川财政录》历史资料载:“清光绪廿八年(1902年)成都造币厂铸造的三钱二分藏洋数量是230340枚。”

这里的文字没有一处记载藏洋为“光绪帝”。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2-5 17:07 | 只看该作者
8888 发表于 2016-2-5 10:22
在学术上探讨四川卢比的人物属性很有意义,以前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将此币的头像约定俗成地称为光绪头像,確有 ...

说的是,外国人要是看到身着维多利亚服装的不男不女的形象,被中国人信心满满地称为“光绪帝”,不知该如何嘲笑中国呢!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2-5 10:22 | 只看该作者
在学术上探讨四川卢比的人物属性很有意义,以前大多数收藏爱好者将此币的头像约定俗成地称为光绪头像,確有探讨的余地:
中国皇帝穿女装,不穿龙袍,有失帝国形象:
光绪年间国内已有不少雕刻大师的精美浮雕,但是四川卢比上的人物雕塑只及中低档水平,尤以皇帝头像的水平,更不合大清脸面;
因此赞成九加五先生的探疑,对四川卢比上的人物深入探讨。

点评

在光绪皇帝的御批中,也是只字未提。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1月29日,四川总督锡良看到“国币关系主权”的严重性,就川省造币厂铸造四川卢比抵制印度卢比—事上奏朝廷。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5 17:16
况且,据《清史稿》记述:奎俊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十一月至光绪二十八年七月任四川总督,刘向奎俊报请铸造银币。刘廷恕于光绪二十五至二十七年间铸造了三钱二分银币,币的正面有汉文“炉关”二字,背面是花纹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5 17:11
说的是,外国人要是看到身着维多利亚服装的不男不女的形象,被中国人信心满满地称为“光绪帝”,不知该如何嘲笑中国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5 17:07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2-4 16:15 | 只看该作者
乾隆朝制定详细的冠服制度,光绪帝为何穿着女士纹饰的服饰(见印度卢比附图)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11-14 16:13 , Processed in 0.06269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