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楼主: pbx558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蔡老一些中华民俗节日知识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4-11-18 18:3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谢蔡老指教。

点评

余老師 您好!晚安! 在下.不懂----奉命找些資料湊湊熱鬧。盼望 您老多指教。感恩! 抱歉!改天有空再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18 19:14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1-18 18:43 | 只看该作者
更為有名的是艾虎。有的以艾枝艾葉製成,有的剪彩為虎,上黏艾葉。端午節戴艾虎之俗已有千餘年的歷史。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云:「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為小虎,黏艾葉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詩:『釵頭艾虎避群邪,曉駕祥雲七寶車』。」宋以後詠端午的詞篇,屢屢道及艾虎,如:「綠窗纖手,朱奩輕縷。爭鬥彩絲艾虎。」(晁補之《消息‧端午》「兒女紛紛誇結束,新樣釵符艾虎。」(劉克莊《賀新郎‧端午》)「符籙玉搔頭,艾虎青絲鬢。」(史浩《卜算子‧端午》〉清人又有以繭為虎者,董元愷有詠繭虎的《清平樂》詞:
    冰蠶細繭。纖手親裁剪。刻畫爪牙眉與眼。一笑從風細轉。
    有時彩筆描真。何須插艾為人。飄向玉釵頭上,兒童競取相親。
這種繭虎形體輕小,製作精細,飾於釵頭隨風飄轉,深受年輕婦女和兒童的喜愛。無論是以艾、以繭、以綾羅,都要製成虎形,這與虎的雄強威猛和古人對虎的觀念有關。《風俗通》云:「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在人們心目中,這興風狂嘯的老虎為百獸之王,是能吃鬼魅鎮妖避邪的神獸,所以要模製其形象,保祐平安。遼、金時代還有一種應節食品,叫做艾糕,為加艾葉製成的糕餅。《遼史‧禮志‧嘉儀》記載:「五月重五日,--------君臣宴樂,渤海膳夫進艾糕。」至清代,艾糕仍然是應節食品,「內城人向天壇去,彩榼番番送艾糕」(《勉行堂詩集‧金台雜詩》)。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1-18 18:44 | 只看该作者
菖蒲也是端午禳毒的節物。古人認為五月菖蒲成熟,彩之懸於門首,或用以浸製藥酒飲用,即可禳毒。端午懸菖蒲最簡單易行的是折幾枝懸掛在門上;加工之後,還可以製作成蒲劍、蒲人、蒲龍、蒲葫蘆等。所謂「蒲劍」,其實就是菖蒲的葉子,因其似劍而得名。「柳眉低帶泣,蒲劍銳初抽」(唐‧李咸用《和殷衙推春霖即事詩》),句中的「蒲劍」即指蒲葉。《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云:「端午刻薄劍為小人子,或葫蘆形,帶之辟邪。」蒲人、菖蒲葫蘆,都是以蒲棒鏤刻而成,端午時插在門頭,或佩於身邊,用以避惡驅邪。清人董元愷有詠菖蒲葫蘆的《清平樂》詞:
    花陰午直。旋把菖蒲刻。依樣雕鎪纖指劈。細認靈根九節。
    五絲擷向霓裳。一樽醉泛瑤觴。共喜蘭湯浴罷,攜來倍覺芬芳。
《荊楚歲時記》云:「端午,以菖蒲生山澗中一寸九節者,或鏤或屑,泛酒以辟瘟氣。」以菖蒲泛酒能避瘟氣之說,並非完全出於盲目祟信。菖蒲是生長在山澗流泉旁的一種名貴藥材,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莖,具有開竅、活血、理氣、散風和去濕等功能。以菖蒲浸酒確實能治病。李時珍《本草綱目》云:「菖蒲酒,治三十六風,一十二痺,通血脈,治骨瘻,久服耳目聰明。」蒲酒亦名菖蒲酒、菖華酒、蒲觴。端午飲蒲酒之俗產生後,即代代相傳。唐代詩人云:「不效艾府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殷堯藩《端午日》)在他看來蒲酒遠比艾和靈符重要。宋代詩人亦云:「萬壽菖蒲酒,千金琥珀杯。」(蘇軾《皇太后闔六首》)「共獻菖蒲酒,君王壽萬春。」(蘇軾《夫人闔五首》)。宋代宮廷中也相信此酒的禳毒驅邪之功,在民間更是不可或缺的應節之物。宋代有名的詩人梅堯臣,在端午節時,無菖蒲浸酒,寧捨不飲,「有酒不病飲,況無菖蒲根」(《端午日》)。而當他傍晚得到菖蒲時,卻喜不自勝。他的《端午晚得菖蒲》詩云:
    薄暮得菖蒲,獲勝竟日無。
    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壺。
薄暮時得到菖蒲,喜情難抑,竟向酒壺三揖致謝。我們看到:在宋代的端午節中,菖蒲酒實為不可缺少的驅瘟避邪的節物。明代馮夢龍編的《警世通言》第七卷「陳可常端陽仙化」一文中寫南宋紹興年間的落第士子陳可常,在農曆五月初五端陽節這天,作《菩薩蠻》詞一首,詞云:「色中角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羢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這首詞生動地寫出古代端午節吃粽子、飲菖蒲酒的飲食風俗。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1-18 18:45 | 只看该作者
以雄黃避毒的節日風俗出現較晚。據《閩越搜奇談》云:閩地在五日,以雄黃浸水蘸書「王」字於兒童額上,這種風俗稱作「畫額」。所以如此,一是藉雄黃以驅毒,二是藉猛虎(「王」字如虎之額紋,而虎又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墦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則云:端午以前,細切蒲根,伴以雄黃,曝而浸酒,此即雄黃酒。飲餘則塗抹兒童面頰耳鼻,並揮酒床帳間,以避毒蟲。因此每至端午,「櫻桃桑諶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見《清代北京竹枝詞》)成為節日必備之物。古人早就發現雄黃殺蟲驅毒的作用,葛洪的《抱朴子‧仙藥篇》已有論述。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闡釋云:「雄黃味辛溫有毒,具有解蟲蛇毒、燥濕、殺蟲驅痰功效。」可「主治百蟲毒、蛇虺毒。」正因為古代人非常重視端午日用雄黃防治毒蟲,所以,《白蛇傳》的故事和戲劇中,才有了白蛇端午飲雄黃酒顯現原形的情節。這個故事幾乎婦孺皆知,流傳不絕。
以符圖驅邪避毒也是端午節的傳統風俗。端午以符避毒之俗,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了。《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漢代五月五日時,「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之飾,以止惡氣」。《事物原始》中認為印五色就是桃印。其時桃印長六寸,寬三寸,五色書文,懸於門上,與後世的懸符避邪相近。桃印為五色,與古代的陰陽五行學說有關。五色代表五方,黃為中央,屬土;青屬木,主束方;白屬金,主西方;黑屬水,主北方;紅屬火,主南方。這種五行主五色的學說,已深人到人們的社會生活、日常生活,因而在人們心目中,五色絲縷和五色桃印具有驅鬼避毒的神奇力量。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11-18 18:49 | 只看该作者
至南北朝時,這種迷信的避惡桃印還十分盛行。北齊魏收《五日》詩:「辟兵書鬼字,神印題靈文。」即指此事。
宋代以後又盛行所謂「天師符」。天師,指道教正一真人三天法師張(道)陵。俗傳他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善於降妖捉怪。後世的道教者流,為抬高符簶的身價,遂名之為天師符。每至端午節,道士們即用朱砂筆在黃表紙上畫符,或饋送、或出售,供民間貼在門楣上避邪。此外還有畫天師像和鍾道像的,其用意與天師符相同。佛門弟子也不甘落後,他們多在紅、黃、白紙上,以朱筆畫韋陀鎮凶,讓這位佛門的護法神,保祐俗人的平安。
宋代人並不完全相信這類靈符的神奇力量。「仁孝自應禳百沴,艾人桃印本無功」(蘇軾《皇太妃闔五首》),「漢家自有安邊術,不是靈符解避兵」(孫覿《皇帝闔六首》)。對端午符簶都持否定態度。蘇軾的《皇帝闔四首》,態度更加鮮明:
    聖主憂勤政治平,仁風惠澤被群生。
    自然四海歸文德,何用靈符號避兵。
此詩雖然把憂勞勤政的聖明之君,頌為小百姓的恩主,但作者對靈符避兵的說法,是明顯反對的。節俗的形成非三年兩載;要改變它,也並非一兩個人振臂一呼,即群起響應,輕易達到目的。宋代相信符簶靈驗者大有人在,就連反對靈符避兵之說的蘇軾,有時也隨俗順情,說幾句違心的話:「畫扇催迎暑,靈符喜辟邪。」(《皇后闔四首》)其他頌揚靈符者當然很多。「續命朱絲登繭飲,長生金簶獻琳宮」、「八龍焜耀長生簶,五色藏蕤續命絲」(夏竦《皇帝闔十三首》)、「披風別殿地無塵,辟惡靈符字有神」(晏殊《內廷四首》),這些詩句反映出,宮廷中對符簶避惡迎祥的作用異常地崇信。皇家如此,民間自然十分風行。「佳人五色縷,道士絳囊符」(梅堯臣《端午日三首》),「衫裁艾虎,更釵裊朱符,臂纏紅縷」(楊無咎《齊天樂‧端午》),「符簶玉搔頭,艾虎青絲鬢」(史浩《卜算子‧端午》)等等,這種符簶不僅是人們信仰的節物,而且成為應節的頭飾,裝束之後,青年男女們還要誇比符籙、艾虎的新巧。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11-18 19:00 | 只看该作者
明、清時,符簶更為流行,不但有天師符,還有五雷符、紙符等。據《帝京歲時紀勝》與《燕京歲記》記載:清代北京,每至端午節,「家家懸朱符,插蒲龍艾虎。」家家如此,懸符之風何其熾盛。清人詠端陽詩云:「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帳主怕靈符。」(見《清代北京竹枝詞(十三種)》)董元愷有專詠避兵符的《清平樂》詞:
    心前笑撫。神印穿金縷。銷得五兵剛二五。好共釵頭艾虎。
    依依插鬢宜春。翩翩佩帶宜人。全仗赤符廝守,不教膽怯空庭。
這「赤符」既可「銷得五兵」,又可佩於胸前,插於鬢邊,做為應節的裝飾品。有了它「廝守」,在空寂的庭院中就不會「膽怯〕。
符之外,還有圖。這主要指所謂「五毒圖」。其前身在唐代的端午風俗活動中已經出現。據《酉陽雜俎》記載:「北方婦人,五日進五時圖、五時花施之帳上。」「五時花」指五月間散芳吐艷的榴花。「五時圖」即五毒圖的前身。圖上畫的是蛇、蠍、蜍、蜥蜴、蜈蚣之類的所謂「五毒」。此俗一直影響到明、清時期。清代北方的五毒圖一般是把五種毒蟲畫在黃紙上。杭州的五毒圖是用五色紙剪出五毒的形象。俗說把五毒圖掛在門首,就可以避邪驅祟。「天壇道士酬佳節,親送真人五毒圖」(《從碧山房詩初集‧長安雜興效竹枝體》),由此可見,五毒圖在北京的端午節中,是人們相當重視的節物。至晚近時期,符與圖有時合而為一。《燕京歲時記》記載北京風俗云:
    每至端陽,市肆間用尺幅黃紙,蓋以朱印,或繪天師、鍾馗之像•或繪五毒符咒之形,懸而售之。都人爭相購買,黏之於中門,以辟祟惡。

五雷─勒令-24.9.jpg (69.96 KB, 下载次数: 16)

五雷─勒令-24.9.jpg

五雷─勒令-24.9-1.jpg (58.72 KB, 下载次数: 10)

五雷─勒令-24.9-1.jpg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11-18 19:02 | 只看该作者
端午避邪驅祟的節物,還有繒、縷、索、結等。這類節物名目繁多,如以一名統稱的話,可稱之為端午索。正像《帝京景物略》所云:「五日之午前,--------項各彩繫,垂金錫,若錢者,若鎖者,曰端午索。」端午索的諸多別稱,大體上可分為兩類:從色彩著眼,稱朱索、彩絲、錦絲、五色縷、五彩絲等。從功用著眼,避兵災的稱避兵繒,延壽續命的,稱長命縷、續命絲、百索、百歲索等。在形制上有的用絲縷結成人形,使之更有裝飾性,有的在彩索上掛綴金錫飾物,有的用五彩絲線繪繡成日月星辰鳥獸等飾物。這種風俗在漢代已經形成。《風俗通‧佚文》云:「五日以五彩絲繫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瘟病。」魏晉南北朝時期,兵連禍結,人們飽嘗戰亂之苦,所以最重要的端午風俗,莫過於「避兵繒」了。它不只被視為避兵災、延壽命的靈物,人們還把它做為珍貴禮品互相贈送。
至唐代,這種風俗更是熾盛。宮廷中的表現尤為突出。端午節時,宴享之外,皇帝照例對大臣有所賞賜,以示恩寵。這賞賜之物中就有百索。竇叔向有《端午日恩賜百索》詩;
    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龍見,恩深犬馬知。
    餘繁倘可續,終冀答明時。
竇叔向受到這樣的恩寵,不勝犬馬感恩之至,感激涕零地表示,定以其餘生,報答聖明的君主。李商隱《為滎陽公謝端午賜物狀》中亦記有賜百索之事:「右中使至,奉恩宣旨,賜臣端午紫衣一副,百索一軸、銀器二事、大將衣二副。」百索在節物中受到如此的重視,以至唐玄宗在端午節時也揮筆歌詠:「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端午三殿宴群臣》)宮廷中力倡此俗,民間自然會更加風行。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11-18 19:04 | 只看该作者
宋代以後,端午節的許多風俗有了新變化。但端午索依然是不可缺少的節物。宮廷中對百索仍舊視為延年益壽的靈物,隨處可見。「千門朱索迎嘉祉,九禁椒塗納美祥」。「六宮彩索爭新巧,共續千年奉至尊」。「千門襲吉縈朱索,九禁開晨鬥紫闈」(夏竦《皇太后闔十四首》)。千門之上,六宮之內,幾乎無處不見彩索。彩索如此之多,首先是敬獻皇帝,以避災除病,安康益壽。如:「命縷開辰分五色,長絲獻壽祝千年。」(夏竦《皇帝闔十三首》),「輕絲五彩纏金縷,共祝堯年壽萬春。」(晏殊《御闔》)蘇軾的《皇后闔四首》之三說得更為清楚:
    繭館覆朱桑,新絲引更長
    紉為五色縷,續壽獻君王
其次是表現后妃親事蠶桑的恭儉之德。如:「維知恭儉德,彩縷出親蠶」(蘇軾《皇太妃闔五首》)。「更以親蠶璽,紉為續命絲」(蘇軾《皇后闔四首》)。
宮廷中端午索之風興盛,民間也盛行不衰,每至端午則纏佩紅絲,避惡祈福。「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髮。」(蘇軾《洗溪沙‧端午》)「綠窗纖手、朱奩輕縷。爭鬥彩絲艾虎。」(晁補之《消息‧端午》)「今朝端午新梳掠。錦絲圍腕花柔弱。」(周紫芝《醉落魄‧重午日過石熙明,出侍兒鴛鴦》)。
端午節的這種風俗,至明清仍然相承不衰。清人董元愷有《清平樂》詞,專詠長命縷:
    誰能續命。五色交相映。浪說辟兵還壓勝。繭館朱囊堪贈。
    不須繞戶高旋。料應妝臂同纏。願取一絲一歲,與郎情緒綿綿。
詞中女子崇信,能續命者,即五色相映的長命縷,而且和愛情相聯繫,願她們夫妻情深意篤,像這無數的絲縷一樣綿綿無盡。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11-18 19:06 | 只看该作者
為了敘說方便,我們把端午節驅毒避惡的主要節物,分別做一簡介。實則節日期間,各種節物往往齊集一人之身。趙長卿有詠端午的《醉蓬萊》詞,描述了閨中人端午節的衣著裝飾、生活習俗,點到了諸多節物:
    見浴蘭才罷,拂掠新妝,巧梳雲髻。初試生衣,恰三裁貼體。艾虎宜男,朱符辟惡,好儲祥納吉。金鳳釵頭,應時戴了,千般乞戲。
    那更殷勤,再三祝願,鬥巧合歡。彩絲纏臂,刻玉香蒲,泛金觥迎醉。午日薰風,楚詞高詠,度遏雲清脆。赤口白舌,從今消滅,諸餘可意。
詞中女子浴蘭之後,即著意梳妝打扮。頭上插飾,身上佩帶,諸多節物莫不齊備。歡飲蒲酒,高詠楚詞,亦為應節習俗。置身於濃烈的節俗氣氛中的女子,其所嚮往所祈求的是什麼?就是「赤口白舌,從今消滅,諸餘可意」。作者不只讓我們看到了她具有鮮明節日特徵的外觀,也約略可見她的節俗心理。
端午節還有兩種目的在於驅瘟除毒的節俗,一是採藥,一是捕蟾。
採藥亦稱採百藥、採雜草。所採藥草有艾、菖蒲、車前等。舊說,民間採藥常以端午節清晨採之。《荊楚歲時記》云:宗則,字文度。常在五月五日,雞未嗚時採艾。用於佐助針灸,很有效。仲夏採藥之舉,起源較早。《大戴禮記‧夏小正》中已有「是月蓄藥,以蠲除毒氣」的記載。以後又固定於五月五日採百藥。《夢粱錄》談宋代此種風俗時說:五月五日「採百草或修製藥品,以為辟瘟疾等用,藏之果有靈驗」。宮廷中就很重視採百藥的習俗:「採秀擷芳群,爭儲百藥良」(蘇軾《皇帝闔端午貼子六首》);「百藥初收味最良,玉函仍啟太清方」(晏殊《東宮闔二首》。宮廷中如此,民間也十分風行。梅堯臣的《端午日三首》之三云:
    百草堪為藥,舟行不及收
    岸傍蕭與艾,從聽到寒休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11-18 19:08 | 只看该作者
詩人梅堯臣即使在旅途中,也沒有忘記採百草,只是因為舟行不停,不能採拾,才作罷。但是任岸上的蕭艾,在嚴寒中枯萎,他深感惋惜。這也是當時人們比較普遍的心理。
捕蟾是探取、炮製動物藥的端午習俗。蟾之效用,古人早有記述,宋人陳元靚《歲時廣記》引述頗詳,現摘引數則:
    《抱朴子‧內篇》:「肉芝者,謂萬歲蟾蜍。頭上有角,目赤,頜下有丹書八字。體重而跳捷,以五月五日中時取之,陰乾百日,以其足畫地,既為流水。帶其左手於身,辟五兵。若敵人射己,弓矢弩皆返還自射也。」又《荊楚歲時記》云:「五月五日,俗以此日取蟾蜍為辟兵,六日則不中用。」
    故世云:「六日蟾蜍。」陳簡齊詩云:「六日蟾蜍乖世用。」又《藥性論》云:「端午取蝦蟆眉脂,以未砂麝香為丸,如麻子大。孩兒疳瘦者,空心為丸。如腦疳,以扔汁調滴鼻中,立癒。」
以上引述,或為神仙家言,或迷信誇張,有悖事理,但卻可以看出端五捕蟾之俗,晉以前已經形成。此後一直承傳至明、清。蟾蜍的確是一味珍貴的中藥,可拔毒、消熱、消腫,治療疔毒惡疽有奇效。清人有詩云:「莫從海上問三農,蝦蟆蟾酥取次供。」詩下注云:《閭史掇遺》:『午日,太醫院官具旗物鼓吹,赴南海子,飭農人捉蝦蟆蟾酥。』」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4-20 10:17 , Processed in 0.0406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