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查看: 89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夕与七夕花钱】 —与蔡老七夕论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5 22: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七夕夜与蔡老一起谈俗论钱

恰在今日在微信群内见蔡老发文论七夕节的由来及习俗,以及牛郎织女故事的形成。
陈站长发自藏的一枚花钱藏品助兴,此花钱一般名为“拜月乞巧”。
然而,蔡老看后说了……(事故由此而来,详见后文分解)

总之蔡老整理分享的翔实资料看后觉得不能不分享出来,也不能不为婴戏花钱重新正一下名。


宋代 婴戏 直径38.5mm 厚1.7mm 重14g -陈新-.jpg (72.13 KB, 下载次数: 1)

宋代 婴戏 直径38.5mm 厚1.7mm 重14g -陈新-.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加爱心加爱心 减爱心减爱心 微信分享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8-25 22: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之随风 于 2020-8-25 22:40 编辑

(蔡老原文,图片后配)
陽曆八月二十五日(陰曆七月七日 • 七夕)

又名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是發源於中國周朝時期的一個傳統節日,相傳七夕節的形成與民間流傳的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有關,它最早可能追溯至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七夕為祭祀牽牛星、織女星,被推斷為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大約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社會制度限制個人自由,故託言天上星宿以追求慰藉。當時的七月黃昏,織女星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清晰可見。織女星與兩旁兩顆較暗的星形成一個朝東方開口的樣子,在此東面可見牛郎星。漢朝以後,開始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繫起來,並且正式成為屬於適齡男女的節。

目前成為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日期被定在每年的農(陰)曆七月初七,主要的習俗是乞巧、祈願、拜織女、吃巧果、染指甲、結紮巧姑等。甚至流傳到日本,亦是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惟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把七夕節改為陽曆的7月7日。

名稱由來
織女星名稱的由來,可以從《詩經 • 豳風 • 七月》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來推敲得知,由於九月是氣候較為涼爽的晚秋,也是穿著寒衣的時節。九月授衣,則必須八月裁製,七月當然就是織婦們織布的時間。
牛郎星名稱的由來,名為牽牛,則有著「犧牲」的意思。《史記 • 天官書》:「牽牛為犧牲」,此指在祭典上宰殺的牛、羊之牲畜。古代在六月夏秋交接之時,正好是草木豐茂,用以貢獻牧草給牲畜的時節;到八月則依據牲畜體格,觀察哪些適合用以祭祀;九月則宰殺牲畜用以祭拜神明。

而《禮記 • 月令》稱八月為「循行犧牲」,而此時織女星正好往西滑落,而牛郎星則升上天頂,宛若在追逐織女星般。七夕時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背後應該有著配合時令與天文景象的源由。

節慶習俗
由於過往女子的針黹技術為生產力的一部份,每逢七姐誕,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名為「乞巧」。其間結會綵樓,預備黃銅製成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巧。漸漸七夕成為「女兒節」。而古人正月及八月、九月都可以乞巧,宋朝以後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時期,七夕乞巧節變得很隆重,有專門賣乞巧飾品的市場,稱作乞巧市。

乞巧習俗後來演變成許願,不限於女性乞求巧手和姻緣。農曆七月七日也是魁星爺聖誕,求功名的男子會祭拜魁星。在一些地區如日本則變成祈求一切願望的日子。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8-25 22: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之随风 于 2020-8-26 00:14 编辑

(蔡老原文,图片后配)
牛郎與織女星的故事梗概:

牛郎織女故事的起源很早。牛郎織女之說最早記載於《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這裡的牽牛和織女是兩個星宿名稱。牽牛星即「河鼓二」,在銀河東邊(註:春秋時期,古人已觀察織女星。《夏小正》七月記事:「七月,秀雚葦。狸子肇肆。湟潦生苹。爽死。荓秀。漢案戶。寒蟬鳴。初昏,織女正東向。時有霖雨。灌荼。斗柄懸在下,則旦。」可見牽牛星與織女星在西周就被命名了)。織女星又稱「天孫」,在銀河西邊。兩個星宿隔著銀河遙相對望。到了漢代的《古詩十九首》第十首《迢迢牽牛星》提到:「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時牛郎織女才開始有了人格。西漢劉安《淮南子》中有「七夕烏鵲填河成橋渡織女」的記載,東漢應劭著《風俗通義》中則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的記載,可知當時民間已有牛郎織女度銀河相會並有鵲橋的傳說。七夕也起於漢初武帝之時,因為武帝出生於七月七日(註:牽牛星常將牛宿混淆。
據《史記天官書》:「牽牛為犧牲,其北河鼓。」天官書所謂牽牛,並非銀河邊的牽牛星,而是指二十八宿中的牽牛,即牛宿;河鼓,才是銀河邊的牽牛。有些地方把牛郎稱做黃姑,按《荊楚歲時記》:「黃姑者,河鼓也。牽牛謂之河鼓。後人訛其聲為黃姑。」)。三國魏曹植《九詠》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這時兩人已成為夫婦。
漢代牛郎織女傳說在流傳過程中同時遇到了董永傳說,從而形成了牛郎織女傳說與董永傳說互相影響的現象,主要的因素是女主角都是天上的織女。晉朝干寶的《搜神記》同時收錄這兩個故事(註:《漢武內傳》中有:「西王母七夕降武帝闕庭。東方朔於朱雀窗中窺之,時王母以桃七枚獻帝,帝欲留核種之---------------」)。

南朝梁殷芸《小說》提到:「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機杼。天帝怒,責另歸東西,但使一年一度相會。」(明代馮應京《月令廣義七月令》引殷芸《小說》。1926年茅盾在《中國神話研究ABC》中註明引自《荊楚歲時記》:「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使一年一度相會。」這段文字不見於《荊楚歲時記》)牛郎織女的故事已然成形。

最早記載天上仙女洗澡被偷仙衣的情節,是晉代干寶《搜神記》卷十四中的《毛衣女》故事,「豫章新喻縣男子,見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鳥。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諸鳥。諸鳥各飛去,一鳥獨不得去。男子取以為婦。生三女。其母后使女問父,知衣在積稻下,得之,衣而飛去,後復以迎三女,女亦得飛去。」

這類故事被稱為「羽衣仙女」,又稱「天鵝處女」故事(Swan Maiden Tale),是世界級的故事情節。(註:曾永義《俗文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36月初版,頁 379)董永傳說吸收了《毛衣女》故事中的仙女沐浴母題,同時吸收了《田崑崙》故事中的尋母母題。

晚唐五代敦煌殘卷《董永變文》提到董永的兒子董仲七歲外出尋母,有道士孫賓告訴他:
「阿耨池邊澡浴來,先於樹下隱潛藏。
三個女人同作伴,奔波直至水邊旁。
脫卻天衣便入水,中心抱取紫衣裳。
此者便是董仲母,此時縱見小兒郎。」


宋代張耒的《七夕歌》將牛郎織女的故事進一步整合,但劇情仍未提及偷衣娶妻之事。(註:趙令畤《侯鯖錄》卷三:「張文潛作《七夕歌》,為東坡所稱。
詞云:
『人間一葉梧桐飄,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官召集役靈鵲,直渡天河橫作橋。
河東美人天帝子,機杼年年勞玉指。
織成雲霧紫綃衣,辛苦無歡容不理。
帝憐獨居無與娛,河西嫁與牽牛夫。
自從嫁後廢織紝,綠鬢雲鬟朝暮梳。
貪歡不歸天帝怒,謫歸卻踏來時路。
但令一歲一相逢,七月七夕河邊渡。
別多會少知奈何,卻悔從前恩愛多。
匆匆離恨說不盡,燭龍已駕隨羲和。
河邊靈官曉催發,令嚴不管輕離別。
空將淚作雨滂沱,淚痕有盡愁無歇。
寄言織女君休歎,天地無窮會相見。
猶勝姮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廣寒殿。』」)


明朝萬曆年間朱名世的小說《牛郎織女傳》首次在故事中添加了牛郎趁織女洗澡偷衣的情節。


目前流行的牛郎織女故事是結合了「董永與織女」、「毛衣女」、「兩兄弟」等情節,並且加入鵲橋相會,七夕等民俗。如于長敏所說:「文學家從牛女兩星座聯想到一對戀人,又從天上聯想到人間。人間已有飛鳥化女洗浴說(如〈田崑崙〉),有織女下凡說(如〈董永與織女〉),有人鳥結婚生子說(如〈毛衣女〉),將這幾個傳說綜合起來,並與文學家創造的牛郎織女愛情傳說聯繫在一起,便逐漸產生了〈牛郎織女〉的傳說。」





金代牛郎织女故事镜.jpg (54.11 KB, 下载次数: 1)

金代牛郎织女故事镜.jpg

七夕相会 -新浪微博-.jpg (47.02 KB, 下载次数: 1)

七夕相会 -新浪微博-.jpg

点评

两个金代故事铜镜中的织女星和上弦月都是符合的……  发表于 2020-8-26 00:16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0-8-25 23:03 | 只看该作者


然而,转折来了,蔡老并不认可此枚为七夕乞巧图案。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0-8-25 23: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之随风 于 2020-8-25 23:07 编辑

[size=14.6667px]后来一想,图案中明明是圆月,再一查七夕月相,是上弦月……
[size=14.6667px]
再来重温一下七夕的常识:
乞巧节是七夕节的别称乞巧旧俗,是指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七夕节晚上出现的月相是上弦月。
图中为拜月。且为圆月(日),不是织女星。因此不是乞巧。是不是乞子尚不可知……
有固定的仪式,同是晚上庭院设供的仪式,但乞巧应是七夕拜织女星。钱中图案是圆月,只能是中秋;如果是太阳,就更不好找对应的习俗节令了……

七夕月相-上弦月.jpg (6.85 KB, 下载次数: 1)

七夕月相-上弦月.jpg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0-8-25 23: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我之随风 于 2020-8-26 00:19 编辑

综上所述的各种因素,这类图案宋花不是乞巧钱,而上是体现宋代中秋节场景更合适。
所以,此类花钱应正名为中秋拜月婴戏花钱,共有二种同为中秋拜月和婴戏图案的宋代花钱(一方孔 一圆孔)

面图:庭院设供 中秋拜月
宋太宗时就把中秋与新年、端午列为三大节日。古制春拜日,秋拜月。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就拜月,月属阴,所以中秋夜拜月都为女子。


背图:五男二女(婴戏)
方孔花钱左两侧并立裙装为二女子(长女、幼女),其余各种玩耍的孩童为五男。
圆孔花钱右侧抱童的二位裙装者为长女、幼女。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0-9-3 08:02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0-11-9 07:42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4-25 17:22 , Processed in 0.05035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