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查看: 236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代】九曜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罗汉 于 2012-1-5 23:54 编辑

曜 - 星官系统的组成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加爱心加爱心 减爱心减爱心 微信分享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0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资料摘自网上;


“曜”本义为日光,后称日、月、星为“曜”,可理解为明亮的天体。关于“曜”一字,中国自古以来就曾有“五曜”、“七曜”、“九曜”、“十曜”、“十一曜”、“二十八正曜”等之称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09 | 只看该作者
五曜

五曜即“五纬”亦称“五星”,即太阳系里的水(辰星)、金(太白)、火(荧惑)、木(岁星)、土(镇星)(此处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下同)“五星”的称法最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四、五百年。   

水星,古名“辰星”。是太阳系里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从地球上观测“水星”时,它一般都出现在太阳的两侧,距太阳的距离总保持在三十度内。这里的“度”,为中国古代的单位,三十度左右约为一“辰”,《新唐书·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十二辰”的说法,所以由运动距离来定“水星”名为“辰星”。“水星”用肉眼是比较难观测到的,因为“水星”的公转轨道半径最小,是地内行星,一般都是随太阳在天空中划过,太阳的强光盖过了“水星”,每年只有很少的几天的条件,才可成功用肉眼观测到“水星”。   

金星,古名“太白”。缘于其反射光为明亮的白色,是行星中最亮的一颗。其银白色的亮光最亮时比淡蓝色的“天狼星”还要耀眼。《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大东》中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这里所说的“启明”和“长庚”似乎为两颗不同的星,其实两者实际上都是“金星”,当其先太阳而出地平线时,就是所谓的“启明”,而后太阳而出地平线时,就是“长庚”了。“金星”有厚重的大气层,金星球体表面温度很高,甚至可以融化一些低熔点的金属。   

火星,古名“荧惑”。由于“火星”表面的土壤及岩石都为红色,所以其反射光为淡淡的火红色,类似于荧光;另“火星”是第一颗地外行星,它与地球的相对运动,使其在地球上自视的运动方向会产生变化,令人迷惑,《后汉书·志第十一·天文中》就有“荧惑逆行”的记载,所以古人称其为“荧惑”。“火星”是“类地行星”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最近,“火星”曾达到距离地球相当近的距离,给对其的观测提供了良机。   

木星,古名“岁星”。我国古代天文观测认为“木星”的运行周期是十二年,如果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次”(分别为:星纪、玄枵、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则“木星”每年经过一个“次”,即所谓的“岁行一‘次’”。由此得名。我国汉代以后发展形成的“干支纪年法”,其实就源于之前的“岁星纪年法”。“木星”为目前已知的太阳系里最大的行星,其“木星大红斑”曾经是天文界一项著名的谜题。   

土星,古名“镇星”。“土星”古人测其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平均每年行经“二十八宿”之一,轮流驻扎于“二十八宿”,即称“岁镇一宿”,得名。另也称为“填星”,其中“填”同“镇”,应为通假字。“土星”最初令人惊异的,就是它的“环”,从地球上观测,似乎长了两个“耳朵”一样。   《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以将“五行”分别与着五颗星相配,即为沿用至今的水、金、火、木、土的名字。这五大行星在天空中均衡向划过,类似于纬线,故古合称“五纬”。“五纬”、“五星”也就称作“五曜”。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10 | 只看该作者
七曜
  
七曜,古代也称“七政”、“七纬”。是我国古代对“太阳”、“太阴”、“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的合称。是古人以其同时在天空中运动且不同于其它恒星错把太阳、月亮也当成了行星。   

“七曜”,在古代所使用比较广泛,李白的《大猎赋并序》中有:“文章森乎七曜兮,制作参乎两仪,括众妙而为师。”《晋书·卷十一·志第一》中为:“然则三皇迈德,七曜顺轨,日月无簿蚀之变,星辰靡错乱之妖。”。国外很多地域,类似的以“七曜”代表一个星期的七日。公元前七百年左右,古巴比伦出现了一个星期分为七天的制度,四星期合为一个月。他们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共七层,每层一个星神,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火、水、金、木、土七个神。七神每周各主管一天。星期日称“日曜日”;星期一称“月曜日”;星期二称“火曜日”;星期三称“水曜日”;星期四称“木曜日”;星期五,称“金曜日”;星期六称“土曜日”;(最早亦出现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故,西方每星期是以星期日开始计算的,同中国习惯不同。“七曜日”的称法目前在日本被普遍的使用着。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12 | 只看该作者
九曜
  
九曜指在“七曜”之外,再引入“罗睺”、“计都”两“隐曜”,“罗睺”及“计都”均为梵语的音译。在夜空中突然出现威胁着每个人的星称为“计都”;抢夺太阳和月亮的光而引起日食的星称为“罗睺” 传说“罗睺”本为统领众魔的龙,曾与天神们联合对抗恶魔,但在高奏凯歌之际,他趁大家不备,偷喝了圣液,不料其罪行被太阳和月亮看见,就向众神告发,天神赶去奋力将“罗睺”的头切下,而此时圣液已在“罗睺”的体内发生作用,令其得以如同星体般永恒不灭,自此“罗睺”的头以及他的身体——“计都”,即成为日、月两曜永不妥协的敌人,只要环境许可,他们即试图吞噬太阳和月亮,造成日、月食,而计都的尾巴有时亦会以彗星的行貌出现在世人之前。另一版本本为:“罗睺”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恶魔,相传为“达耶提耶王毗婆罗吉提”与“达刹之女辛悉迦”所生之子,他又被称为“行星、流星之王”,西南方的守护神;他长有四只手,下半身为蛇尾,好为非作歹。“天神”与“阿修罗”搅乳海之时,“罗睺”乔装改扮,混在天神队伍里偷喝甘露,结果被“日神”和“月神”发现,向“毗湿奴”打了小报告,“毗湿奴”当即用神盘砍下了“罗睺”的头和手臂。但因为“罗睺”已经喝了甘露,所以他的头长生不死,为了报仇,就经常吞噬太阳和月亮,从而引起日食和月食,此为日、月食的由来。“罗睺”星为一黑暗星,死掉的身体则化为“计都”星,皆不祥。   

西天竺的《七曜攘灾决》(公元九百年左右被翻译传入中国的)中具体介绍了“罗睺”、“计都”两隐曜为:“罗睺,遏罗师者,一名黄幡,一名蚀神头,一名复,一名太阳首。常隐行不见,逢日月则蚀,朔望逢之必蚀,与日月相对亦蚀……计都,遏逻师,一名豹尾,一名蚀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阳首,常隐行不见。”   

在中国“罗睺”之名普遍认为最早出现于公元七百一十八年所译的《九执历》中,所谓“九执”即是指“九曜”。“罗睺”、“计都”在唐末、以至五代时已渐为我国天文学家所重视。   

而所谓“隐曜”,指人的视觉中无法看到的星曜,同行星及恒星的目视可见不同。实质上,“隐曜”是古天文学上的轨道术语,“在天只有气而无形”就是描述“隐曜”相当准确的说法。中国古代天文中的“隐曜”,大多数与日、月所被观测的运动有关。而“罗睺”、“计都”在天文学上是一种指代。太阳在天球上进行移动的轨迹称“黄道”,《宋书·志第十三·天文一》中有:“黄道,日之所行也。”而月球在天球上进行移动的轨迹(绕地公转的轨道)称“白道”。“黄道”和“白道”相交于两点,分别称为“月北交”和“月南交”。在中国“罗睺”和“计都”所指代的是“黄道”和“白道”的交点。   
另有一以“罗睺”为白道升交点。“计都”为月球远地点的说法,此说法曾传入日本,现今日本尚存有两幅早期以“九曜”位置占算星命的天宫图。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13 | 只看该作者
十曜
  
十曜是指(一般是相对少见)“时轮历”中在“七曜”之外,还有两个假想的天体,即“罗睺”、“劫火”(“罗睺尾”,此处未得详细考证,不过笔者猜测为“计都”),再加“长尾彗星”,合称为“十曜”。

十一曜
  
十一曜指的是在“罗睺”、“计都”之上复加“月孛”、“紫气”两“隐曜”,合称“四余”,与“七政”一起合称“七政四余”。“月孛”及“紫气”两曜,传入我国的时间相对晚一些。明代天文学家邢云路指出,“四余”应出自于《都赖聿斯经》,此书中所提及“十一星”就是指“七政”、“四余”。   

“隐曜”是公认“四余”是肉眼不可见的星曜,特殊的情形下,却仍然认为可同“七曜”这样的可观天体一样能够进行观测。除了“罗睺”、“计都”指“月北交”和“月南交”之外,古人认为当有妖孽出现时“月孛”也可以凭视觉观见,“其星为彗星之属”。但不同的是光芒四出,不同于一般只有一条慧尾的彗星,《春秋》记载:“孛见大辰”、“孛入北斗”。“王者德至于天”时,“紫气”可见,形状如同半月,通常出现于阴历月未至月初,“助月为明”,这就是常说的“景星”或“德星”,《汉书·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中就有:“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另,有说法认为形成以下指代:月球沿白道由黄道南过升交点入北时,称“罗睺”;再由黄道北过降交点入南时,称为“计都”;月球沿白道运行至远地点称为“月孛”;运行至近地点时称为“紫气”。“四余”“隐曜”都和月行轨道相关。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2:14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八曜
  
二十八曜又称二十八正曜,指的是中国古代曾列出二十八“主星”。具体各“正曜”为:紫微、天机、太阳、武曲、天同、廉贞、天府、太阴、贪狼、巨门、天相、天梁、七杀、破军、禄存、天马、左辅、右弼、文昌、文曲、天魁、天钺、火星、铃星、擎羊、陀罗、天空、地劫。   

有一说法称其中“太阳”、“太阴”为“中天主星”,而“天空”、“地劫”即称为“中天助星”。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2-16 22:36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2-16 23:51 | 只看该作者
罗汉老师好介绍。美艳的花钱,漂亮的包浆。
顺便补充个读音,哈哈,曜yào,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2-23 00:21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5-5 09:40 , Processed in 0.04519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