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篇:让评级师挠头的币% K5 f$ |- i6 i
4 E N4 c/ s) N# n+ a0 u
Travers当过NGC的兼职评级师,他总结出一些让评级师挠头、不十分有把握的币,转述如下:- r3 `, ~% J! i. n% l: c! O
& b6 g; E5 {( z8 m7 P: O1. 等级上模棱两可的币。前面一篇札记中提到,在同一等级的币中有高、中、低端之分。某一等级的低端币和下一个等级的高端币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这种情况往往让评级师举棋不定,因而最终评级具有相当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5 f: T5 m- R, I* k. w. M; |) m2 i. E
2. 正反面品相差异较大的币。ANACS最早评级时是对正、反两面分别打分的,比如说MS67/64,67是正面评分,而64是反面评分。后来PCGS和NGC都只给一个分数,原则上是取正、反面两个分数中较低的作为整体分数。如果两面的评级结果是MS67/64,那整体分数就是MS64。但是评级师在实际评级中往往会根据具体情况略做调整。如果反面的评分较低,而正面的评分较高,评级师可能会忍不住把整体评分往上拉一些,如从MS64拉到MS65,因为正面比反面更重要。(新中国金银币出彩的不是都在反面吗?)
5 G) U$ J! w/ _1 C
2 ^% o) E4 H, y1 K. P/ C3. 使用凹刻工艺的金币,如美国的5美元印第安人头像金币。这样的金币一般能很好地保持原光,而且磨损部分不容易察觉,评级时对评级师是一个挑战。这是一枚5美元印第安人头像金币:9 |/ u' T2 Z3 Z% Z
3 l8 p' f# r" _+ g6 h9 i' Y1 Z* c
) I; x. n; j. f- J# \, T0 w
6 r/ Q6 V1 B; Y+ N# D
4. 小规格币。小规格币对评级师是件头痛的事。首先拿着就不上手,因为币太小,手指没法着力,容易滑落。(评级时要把币拿在手上。)另外评级时必须根据币上的微小空间来判断磨损对品相的影响。同样大小的瑕疵,评级时在大、中规模的币上和在小规格币上所占的份量大不一样。根据币的大小来把握评级分寸就有相当的主观性。(再怎么主观也不至于把下面这枚惨不忍睹的马可波罗1克金币评为PF69吧?)
2 P9 {, z- T, w+ G
; o5 u! E& A8 y7 ~, T2 R
/ L, h1 V4 _. h; @7 Q
/ L% o3 @7 Q( K- D, o$ o. ]
! p' Y) b) O/ j1 A" T
" s- j7 ?! R5 g" T5. 视觉效果特好的币。视觉效果特好、外观尤其漂亮的币会让一些评级师看花眼、无视一些轻微的瑕疵(如发丝痕或轻微的碰伤)而给出高分。这也难怪,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Travers说他个人不同意这种做法,毕竟视觉效果和磨损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不过往往是胳膊拗不过大腿,一旦其他两位评级师意见一致,他也只有服从的份。, g9 R4 p7 C! {4 u
, s2 J4 V$ e4 B; W
6. 罕见年份的币。如果两枚币的品相完全一样,但其中一枚出自罕见年份,那么评级师可能会因为其罕见而加分一级。(这么做不公平吧?这品相和罕见度有何关系?)4 ]: X+ f2 c P
1 k" t2 n O! f7 f$ q- n
由于上述这些主观因素,Travers一再强调,购买评级币时也一定要小心看币,因为买的是币而不是盒子,购买高评分币时尤其要注意币本身的品相,评级分数只是作为参考。
4 {/ {+ i' u4 G( ]2 D6 z1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