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查看: 111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平42毫米--给我看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6 20: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加爱心加爱心 减爱心减爱心 微信分享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3-27 01:51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3-27 17:58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3-27 19:10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27 22:04 | 只看该作者
当时,锈非常厚,连字也看不清,除了锈以后,大家就认不出来了,说明中国人识辨青铜器,主要依赖锈色。而不是取决于青铜器本身。一件真品,如果没有锈,就是假的。

点评

欣赏!谢谢分享! 如果是价值低的学习品,收集无妨! 如果是价值不菲的藏品,还是要警惕! 赞同余老师的建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3-29 12:39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3-28 07:46 | 只看该作者
現代社会的不法商人做奌锈不是难事。但要仿出時代特症和气韵,並非容易。您那枚五代钱毫旡梁朱温的特色。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3-29 12:39 | 只看该作者
呆呆 发表于 2014-3-27 22:04
当时,锈非常厚,连字也看不清,除了锈以后,大家就认不出来了,说明中国人识辨青铜器,主要依赖锈色。而不 ...

欣赏!谢谢分享!

如果是价值低的学习品,收集无妨!

如果是价值不菲的藏品,还是要警惕!

赞同余老师的建议。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20:4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2005年在宁夏吴忠市工地上,亲眼看见民工挖出来的,当时整个字面被锈掩盖。同时挖出的有几十公斤。这个钱币居然被认为假,说明一般人对古钱币的认识是肤浅的。无论你是名人还是初学者。后来我发表在《收藏快报》上。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21:14 | 只看该作者
钱谱图,与本品一模一样。没有五代气息?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5-11 19:51 | 只看该作者
亲眼看見“挖出來”的把戏还不祘是绝招,您太天真了,那枚开平即使不清锈也能看出是新伪,不要认为“农民工”是規規距距照顧您的,上海云洲古玩城外围天天有农民工在那里一对一地把“挖出來”的大珍品对天罚咒地拍着胸脯出售呢。
看其時代特症,仅是对对拓片吗?
锈色仅是外衣,凭锈色表像断真伪是要误事的。只有掌握浮锈与入骨锈的本质区別,才祘真正认识這件外衣。
真心地对呆呆说,玩古钱从普品开始是最好的捷徑,只有多看普品才最终看得懂珍品,因为普品与珍品其特性是完全一致的。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6-26 07:19 , Processed in 0.044375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