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查看: 301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洋元一分1886】英属北婆罗洲钱币0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0: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加爱心加爱心 减爱心减爱心 微信分享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0:19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0:20 | 只看该作者
英属北婆罗洲的流通钱币按照面值共有六个品种,从1882年起到1941年为止,全部都是由伯明翰造币厂所制造。大致上可以分为19世纪与20世纪两个阶段。19世纪的发行的为两种,都为铜质,面值分别为一分与半分,并分别带有中文“洋元一分”和“洋元半分”的文字。20世纪除了1907年由于未知原因曾使用旧设计的一分与半分来发行,基本上只有其他的四种,面值分别为一分、二分半、五分与二十五分,其中除二十五分为银质(含银量为50%)外,另三种都为白铜材质。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0:20 | 只看该作者
据研究:
洋元一分
  从各种实物的版别区分来看,在1882年-1889年之间,变化多集中于年份的末字,而“188”三字的位置相对固定,或可据此推测当时188三字系以同一母模在工作模具上制成。而1890年-1896年之间,除了末字之外,第三字的“9”也多有变化,或当时已改用仅有“18”二字的母模而后两字则为手工加上。到1907年时年份的4字应该全系手工加上,故会发生“1”与“9”之间的位置也不固定的现象。

1886H
  铸量为5,000,000。从年份大致可以分为3个版别。从上向下依次为低6(6稍偏下)、高6(6稍偏上)、远6(6与8距离较远)


点评

很有潜力的研究,能集中网络图片资料解析,汇总成册,难能可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7 23:22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0:22 | 只看该作者
借用资料,仅供参考而已!

北婆罗洲建立殖民点的初步尝试

  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东北角在19世纪中叶仍是比较落后的地区。传统上整个婆罗洲北部地区都归属于文莱苏丹,只有婆罗洲东北海岸一部分地区18世纪初曾被交给苏禄苏丹,其范围从Boeloengan一直向西北海岸延伸到Marudu Bay,南至Pandasan。
  1824年英国和荷兰签订《伦敦条约》,又称《苏门答腊协定》。在马来群岛大致划分两国的势力范围如下:马六甲海峡以东,新加坡海峡以北属于英国,马六甲海峡以西,新加坡海峡以南属于荷兰,荷兰将马六甲和英国控制的明古连对换,柔佛廖内王国被一分为二。其中对婆罗洲北部地区的归属并未明确划分。
  1830年代James Brooke在10多年前莱佛士新加坡开埠的鼓舞下来到东方。利用当时沙捞越的混乱局面插手其中,并在1841年成功地得到了文莱苏丹给予的沙捞越罗阇的封号。在他的努力下,1846年英国与文莱订约租借靠近东部地区的纳闽岛(Labuan)而James Brooke则被任命为第一任总督。为英国势力进入婆罗洲北部迈出了第一步。
  渐渐地,其他殖民者也开始进入这个地区。1865年,当时美国驻文莱的领事Charles Lee Moses利用他的官方地位从文莱苏丹处得到了婆罗洲北部一块地区的十年租约。但是刚刚从南北战争中稍稍安定下来的美国并无余力在亚洲扩展殖民地。Moses只好将其权益转卖给了香港的婆罗洲美国贸易公司(American Trading Company of Borneo),这家公司是由Joseph William Torrey、Thomas Bradley Harris、Tat Cheong及另几位华商组织的。收购了权益之后Torrey在1865年11月前往文莱并被任命为罗阇和婆罗洲北部这块地区的最高统治者。他们在Kimanis Bay建立了贸易据点。面临疾病和恶劣气候的打击,加上缺乏资金,这次尝试只坚持了1年左右,在1866年最终宣告失败。尽管如此,Torrey和这家公司仍然保留有租约的权益。1868年Torrey在纽约试图向美国政府和商人推销他的殖民点开发计划,但是又一次以失败告终。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0:22 | 只看该作者
英属北婆罗洲殖民地建立前后经过

  1873年西班牙最终决定征服苏禄并且宣布只允许西班牙和西属地船只与苏禄进行贸易,而在此之前贸易主要是由新加坡的英国和德国贸易公司进行的。针对西班牙的声明发生了大范围的走私活动,W. C. Cowie船长就是成功打破封锁者之一,他从苏禄苏丹得到许可在婆罗洲东北海岸的山打根建立了货物仓库。Cowie和另外两人一起成立了拉布安贸易公司,但是实际目的与公司名称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向苏禄走私违禁货物而已。
  在1874年访问香港时,Cowie接到了Torrey和其他婆罗洲美国贸易公司剩余成员要其支付“出口税”的要求,尽管当时Cowie还不完全了解Torrey的婆罗洲特许权,他意识到它的潜在价值并且想要向美国人买下来,但是Cowie的合伙人并不同意。在此期间,另一个人开始对Torrey的特许权感兴趣。
  von Overbeck男爵是奥匈帝国驻香港领事,并且曾经当过宝顺洋行(Dent & Co.)中国鸦片生意的本地经理,在10年租约快要失效之前的1875年,他买下了Torrey的租约权益。并在当年6月访问了文莱以确定在租约十年到期之后是否仍然有效。在得到让他满意的回答之后Overbeck将宝顺洋行的Alfred Dent也拉进来合伙,以为他的开发计划提供必需的资金支持。在完成了这一步之后,Overbeck再次访问了文莱与苏丹谈判以求永久地获得而不是租用这块殖民地。
  首先Overbeck成功地说服文莱苏丹Abdul Momin将婆罗洲西北海岸的Kimanis Bay与东部的Seboeku河之间的地区转让给了他们,他还被任命为Maharaja。但是这仍然不够,因为文莱苏丹和苏禄苏丹对于这块领地的所有权还有争议。于是Overbeck不得不再访问苏禄以求获得苏禄苏丹的认可,1878年1月苏禄苏丹Jamulal A'lam如同之前文莱苏丹一样将Seboeku河和Pandasan河之间地区的主权转给了Overbeck。至此获取当地统治权方面基本获得了成功。
  在尝试获取奥匈帝国政府对此的支持失败之后,Overbeck在1879年初从北婆罗洲事业中抽身而退,留下Alfred Dent兄弟和他们伦敦的合伙人成为这一大块领地的所有者。这里的合伙人也都是老熟人,曾经担任驻上海领事的Rutherford Alcock爵士,他的中文名阿礼国可能对于中国人更加熟悉,另一位海军上将Harry Keppel爵士就是当年的Keppel船长,在鸦片战争和协助James Brooke控制沙捞越的作战中都曾经登场,新加坡的吉宝海港(Keppel Harbour)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0:23 | 只看该作者
 Dent兄弟和他的合伙人为争取英国官方承认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他们进行地很成功。1880年7月已经有英国官方的消息表明正在准备授予他们皇家特许。据此1881年初成立了英属北婆罗洲临时筹备有限公司,以收购Dent最初投资获得的权益并作为主体申请发行皇家特许。英国政府接受了申请并于1881年11月1日授予了英属北婆罗洲公司皇家特许。阿礼国就任首任主席,Alfred Dent则成为首任执行官员。
  虽然占领了苏禄群岛的西班牙一度提出异议。1885年作为交换条件西班牙放弃了对英属北婆罗洲的领土要求,相应地,英国和德国承认了西班牙对苏禄群岛的主权。1888年英属北婆罗洲成为英国保护领。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0:23 | 只看该作者
从颠地到邓脱

  说到Dent这个姓氏一般中国人可能没有什么特殊感觉,但是如果说起Dent的早期译名“颠地”,熟悉近代历史的中国人一定不会觉得陌生。鸦片战争时期,颠地(Lancelot Dent)是著名的英国鸦片商人,他的宝顺洋行(Dent & Co.,亦称颠地洋行)与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亦称渣甸洋行)、旗昌洋行(Rusell & Co.)一样是当时将鸦片输入中国的几大鸦片商之一。由于主要活动在广州,所以按照粤式翻译,被译为了“颠地”。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0:24 | 只看该作者
 Lancelot Dent生于1799年,卒于1853年11月28日,在兄弟六人中排行第五。排行第三的Thomas Dent生于1796年12月21日,卒于1872年11月19日。1823年Thomas Dent作为撒丁(Sardinian)领事前往广州,并在那里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大卫荪洋行(Davidson & Co.)。第二年,Davidson离开中国之后洋行改名为Dent & Co.。1826年,当时27岁的Lancelot Dent来到广州,加入宝顺洋行。1831年,Thomas Dent离开之后Lancelot Dent成为宝顺洋行的主要负责人。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时,曾经下令捉拿颠地,希望以此杀鸡儆猴,劝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揭开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的序幕。使得颠地成为在中国近代史上耳熟能详的的名字。
  1840年代,比尔(T. C. Beale) 加入颠地洋行成为合伙人,颠地洋行称为颠地比尔洋行 (Dent, Beale & Co.)。1857年比尔过世後,又恢复成为颠地洋行(Dent & Co.)。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0:24 | 只看该作者
 Alfred Dent是Thomas Dent第三子,1844年12月12日生于伦敦,卒于1927年11月23日。Thomas Dent第四子名为Edward Dent,生于1846年4月22日,卒于1929年12月21日。到1870年代末的时间点,他们是宝顺洋行的掌控者。这个时期宝顺洋行的中心已经在上海,相应的照沪式翻译,就又变成了“邓脱”。

关于宝顺洋行

  颠地洋行在中国通行的中文名称“宝顺洋行”,主要取其“宝贵和顺”的意思,以期望在中国本地的发展有所顺利。鸦片战争以后,宝顺洋行的总部设在香港。1843年,上海开埠,宝顺洋行发现上海邻近杭州、嘉兴、湖州地区的生丝和渐江、安徽的茶叶,是最早到上海设行的洋行之一。在外滩14号建造楼房,该楼后来卖给了德华银行。香港的颠地洋行1867年香港第一次金融风暴后结业,随即把总行迁至上海。
  宝顺洋行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曾经是香港首屈一指的洋行,主要从事鸦片输入和转口交易,也有输出茶叶和生丝至外洋的业务。其时在香港,颠地洋行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渣甸洋行(即今日怡和洋行)。两者的鸦片进口量和货船数目都不相伯仲。据称,颠地洋行拥有当时最大的快艇「水妖」号。
  中国近代史上买办名人容闳、郑观应、徐润都曾经有在宝顺洋行从业的经历。
  在上海,今天虹口区的丹徒路旧名邓脱路(Dent Road),在郁达夫先生的《春风沉醉的晚上》一文中也曾有提及,一说此路名即系宝顺洋行的Alfred Dent之名而来。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6-18 20:36 , Processed in 0.04509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