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查看: 162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戴葆庭,从泉商到钱币学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2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四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文献之二(摘录)


戴葆庭,从泉商到钱币学家

钱币的存在,不仅是老百姓生活的保证,也是国家命脉之关键。鲁迅小说《药》中华老栓夫
妇揣着"硬硬的还在"的东西,最终换了个血肉馒头,为的是什么?钱是用来换命的;当辛丑、
马关条约签订割地赔款,那些散发的金银券又说明什么?钱近乎废纸而已。人的出现,"贝"成了
商品交换的重要媒介。随着时间、朝代的更替,钱币成为沧桑岁月的见证者,在人们文化生活中
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古往今来痴迷于此者数之不尽。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钱币特殊的历史性和
艺术性,更多地为人们所关注,钱币越古、越稀少,则越具研究和收藏价值。方寸之间可见大千
世界,民国高潮的那段感动,从泉学的这段传奇慢慢铺开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加爱心加爱心 减爱心减爱心 微信分享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20: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永古 于 2015-3-7 20:24 编辑

一、"泉界第一漏"

"大齐通宝"在泉币界几乎无人不知,世间仅有两枚,历来是为力捧的,凡藏此泉者,乃
泉中佼佼者也。早些年学者根据年代断定,为黄巢建立农民政权时所铸造,后马定祥在其文章
中鉴定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主徐知话(李鼻)所铸造,李异曾为徐温养子,封作齐王,国号大
齐,铸大齐通宝。道光年间刑部侍郎戴熙所藏的缺个左角,世称"缺角大齐"。物以稀为贵,这
是第一枚。后太平军攻破杭州城,主人尤爱怀其跳钱塘江;另记戴氏将此钱深埋宅处,后人争
购此宅,挖掘多次却一无所获。此币多见拓本,最早出现在清代道光年代戴熙《古泉丛话~,
后被清代同治李竹朋的《古泉汇》中转载,近现代方药雨(若)的《言钱别录》、丁福保的《古
钱大辞典》、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等都有该钱的拓本和介绍。但真钱只有主人戴熙见过,
更显示其神秘性。

1925 那一年,学徒初出道的戴葆庭学着别人做生意的样子,与合伙人扛着"收集古钱"的大
旗,行至江苏、江西、浙江、安徽、湖北等大街小巷。每次虽有收获,但不是什么大事,这天照
例来到江西都阳杂货店门口,气候难耐,大旗扛得累了只能路边体息,无聊时看看孩童们踢踢噩子,
看得正兴,一个飞踵,刚好落他面前,便自然起身拾还孩童,捡起顺看顿时傻眼,"大齐通宝"被
钻了四个小孔( "四眼大齐" )死死地定在睡底,他以很少的钱便收得了至宝。
由于"缺角大齐"的消失,"四眼大齐"成了世间孤品其珍惜程度可想而知。后来戴氏将
此钱以500 块大洋转让给钱币收藏大家张叔驯,当时500 大洋可以用来维系一般家庭两至三年开销。
张叔驯得此钱尤为喜爱,秘不示人,并因此取室名"齐斋",后抗日战争爆发张叔驯移居美国,他
最爱的这枚珍泉也随身携带,至此流落异乡。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20:20 | 只看该作者
二、勤奋谦恭的"钱"进道路

上世纪兰四十年代的上海,随着集币热潮的掀起诞生了一大批钱币收藏家。其中最有影响力
者数戴葆庭(字足斋,浙江绍兴县兰亭人),在中国泉币学界有着"南戴(葆庭)北骆(泽民)" -
之说。上世纪初,戴即以精鉴而闻名于钱币界,也因其1920 年代涉足的无数传奇而永载泉币学的
史册。一般说,称得上收藏家名号的家底是有区别的,民国泉币藏家中如张叔驯"、罗伯昭、陈仁涛,
基本都是资本家或实业家;像戴葆庭这般出身穷苦家的娃,谈得收藏的寥若晨星。

戴志强追忆父亲时,说他"11 岁便到米店当起了伙计,父亲一生是辛苦的,对于兄弟家人付
出多,自己吃苦。"学徒的艰辛为戴氏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懂得经营、营生之道,开始社会实践
的第一堂课。学着串街走巷的货郎生意方式,挂起旗子,爱好古钱缘故,初始时,现钱毕竟有限,
投资谈不上,只是碰着偶尔收些个,旗子上会印有古钱对应多少钱,相当于现在的收购单一样,
老少一看便明了,会翻箱倒柜把自己家的古钱折现。25 岁之后才真正开始走上收集、研究钱币之路。
挑着担子,常年在外,风餐野露。担子就是他的"家",前担挑着古钱图书和被褥衣服,后挑带着
吃饭的家什、锅碗等,这种"货郎"的日子,怕是当时藏家难以想像的,也就是靠着自身的肩膀
完成了他钱币人生的第一步,也靠着自己的意志积累了第一手的资料和经验。戴葆庭早年读过两
年私塾,为其自学成才奠定了基础,这不是一般"地皮客"所具备的。带着书籍和古钱图样去收"货",
特别,也是平凡的。在外吃苦,自然是公平的,古钱的收获是值得的,也是应得的。十年如一日,
日积月累,与"钱"为生,琅迹天涯。学徒经历培养了戴葆庭谦恭的人品,"货郎"实践丰富了一
线"铲地皮"的实战经历,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成就了他。草根出身、伙计经历加上勤奋好学、
自强不息,成就了一代钱币学家戴葆庭。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20:30 | 只看该作者
三、经营有道,钱脉和人脉的串联

20 世纪20 年代至抗战胜利,上海因其开埠,加之处于特殊的长三角之中心位置,成为各国
租界的"安全岛“
学术现象。张桐伯曾述"百年来,各路泉商四方云集,诸家精英广泛收集。盖以出土之品,往往
朝发墟域,夕登几案。空前绝后,集其大成。"在海上掀起集藏、研究钱币热潮,从1920 至1946
年先后成立古泉学会、中国古泉学会、中国泉币学社、西人货币社等钱币学社团组织。其中1940
年5 月成立的中国泉币学社最具代表性。

中国泉币学社社员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影响力,如丁福保、罗伯昭、郑家相、张
季量、张炯伯、戴葆庭、马定祥等中国泉币界著名人士定期召开泉社例会,出版《泉币》双月刊杂志,
通过旧式"雅集"和新式"出版"全面展示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泉币收藏和钱币学研究概况,
客观上将钱币学研究较早地真正意义上地推到高峰。在研究上,民国时期中国泉币界出现了新气象。
在此前一段时间的泉币研究中会发生研究与物品持有者两相分离的局面,具系统专业知识的人难
以看到实物真品;而富有实地经验者却无科学的认知。泉商的出现,一改这种现象。
戴葆庭在沪定居后,初始在广州路摆摊收钱。戴氏善经营之道,又逢特殊环境,有钱人纷纷
避难上海,闲来元事或逛古玩人多,戴即刻想到开设茶社,喝茶聊泉,在其时颇受欢迎,这套经
营方针在今,依然昌盛。生意做好后,又在上海福州路开源昌钱庄,钱币生意越做越}I阻。不过一
有时间,戴先生还是会跑到乡下收古钱,由此也可见第一手资料的魅力。有次抗战中遇到日本人
大封锁,先生被抓,放出来后慢慢往外跑的时间少了。一方面兵荒马乱的年月收货不易,风险加大;
另一方面,泉学刊物的诸多事宜及泉币研究事务也占去大量时间。作为泉币学社最具代表性的泉商,
也作为中国泉币学社成立后发起人之一,担任会计一职时,戴在在庭不仅收钱、出钱更对钱币做系
统探究。专心研究古钱,把玩、鉴赏、翻阅钱谱、撰写钱币著述,对钱币学事业献钱献筹。学问
之道,往往始于玩好。由玩好而生兴味,由兴昧而起研究,由研究而成学问。以玩好始,以学问终。
在先生身上体现无遗。


短短几年的社团活动,在先生钱币集藏、研究事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除了本职事务外,还
勤奋奔波于泉社一些杂务。据泉杜例会记录, "1940 年全年54 次例会中葆庭最为勤,虽风雨未常
一次间断。"泉社北京分社的成立,也是在他南下北上、积极奔走中才得以形成。学社的发展、壮
大过程中,杜员由原来的长三角地区,辐射扩散至北京、天津、河南、陕西、广州等地,其中戴葆庭、
王荫嘉、罗伯昭等起到很大的作用。作为泉商,奔走各地,结识贤人,粗略统计,经他介绍社员
的分布主要来自北京、河南、济南、上海、杭州等地,丰富的人脉资源为其拓展业务提供了便利
条件。泉币学社还有一批专门经营泉币为生的泉商,为泉社带来最新钱币动态,如出土地域、价格、
南北交易差异等,为藏家供货。


"因得朋友之信用。民国九年,董君强厂,邀余同搜古泉,是为正式集泉之始。余尤不畏艰苦,
好涉远程......频年所获,珍品奇泉,止前千百,半归齐斋。故齐斋所藏首选,多为余所让渡。" ( <<寿
泉集拓戊集》)戴氏除了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脉络外,还较早意识到广告效应,创之"源
昌银号"广告及收集古钱广告散见于《泉币》杂志, {泉币》杂志为其经营搭起平台的同时,也通
过在泉社的活动和交流,为高端收藏家和底层经营者起到了桥梁作用,即当下的"经纪人"。他一
方面与张叔驯 、郑师许、彭信威等钱币学家交往频繁,为同仁所尊重;另一方面与诸位大藏家罗伯昭、
张叔驯、孙鼎、沈子搓关系甚好,诸君每每购买珍钱,多请戴君鉴定或从其处转让。从这点上说,
早期的收藏经历和知识积累为戴葆庭的泉学生涯奠定了广泛的人脉和钱脉。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20:35 | 只看该作者
四、胞弟戴葆湘

戴氏的泉币生涯还少不了家庭的支持和协助,尤其是夫人沈燕三(光楣)、胞弟戴葆湘的加入。
夫人几十年追随先生,深得钱币精髓,尤擅拓古钱。夫人手巧,钱币拓本多墨色均匀、深浅得当。
她不光帮助丈夫拓钱,泉社好友的藏品拓制也一样热情相助。1943 年1 月沈燕三也加入中国泉币
学社,为当时仅有的几位女社员之一。

戴葆湘是戴葆庭胞弟,受到兄长影响,开始了钱币的集藏和研究,逐渐走上独立的经营之路。
戴葆湘也是泉商,积极参加泉币学社活动,常在杂志刊文, 《泉币》的7 期出品门记"至和重宝,
余弟葆湘获自河南临汝。制作精美,文字阔大,与常用品异,背坊背强等钱,颇想近视钱旧谱未
见,近发现铜铁两品,铸者初为陶心如君所获,后归旧雨楼,现藏绿雪馆,铜为北平李庆裕所获,
现流失海外矣"文字中附带钱币清晰图片,并根据自身的鉴定经验就钱币版本之差异、来源、
出土、归属情况进行专业见解。戴葆湘先生平素研究古钱,尤爱太平天国钱币。

集太平天国币,圈内人尽知非马定祥莫属。但戴葆湘先生集藏太平天国钱币的时间比之较早。
在戴葆庭摆摊时,即告知弟葆湘极爱好太平天国钱币,曾在太平天国当年统治的区域大规模收罗,
现已小有规模,其中还有些珍稀钱币样钱,非常难得。后来戴葆湘家中遇事,急用500 块大洋,
手头上只有古钱币值钱,请戴葆庭代为传告圈内朋好,是否有人愿意接手。戴葆湘家住绍兴,一
直等着消息。马定祥得知后,激动万分,恨不得马上见到这批钱,但是500 块大洋不是小数目,
在与妻子商量后,借了高利贷,把杭州老家祖上留的东西带到上海抵押,才借到500 块大洋。即
刻奔赴绍兴,当时上海和杭州交通又不便,情况多变时间又紧,马只好约弟弟马定方一同前去,
经过十几个小时,直至晚饭时分才到绍兴戴家,戴葆湘招呼客人吃饭,饭后才拿出放置太平天国
钱币的盒子。马定祥一枚枚鉴定好钱币后,说,"你兄长已经和我们说了你的情况,钱,我带来了,
您点点。"此刻先生内心纠结,没有答话,心中不舍,狠狠心往他面前一推。据《钱币大师马定样》
一文中马定方回忆,钱币大师们的嗜钱如命可见一斑。这批钱币最后被马定祥先生在写完《太平
天国》后捐献给了国家。


回到戴葆湘,其收藏经营之路上不仅有自身的长项,也受兄长影响,注重学术的跟进。
1936-1937 年先后在《新光邮币杂志》发表《凉造新泉》、《明道通宝与南司流通宝》,并附收藏钱
币图片,以一文一图方式进行专业描述。郭若愚在《品德高尚忠厚待人一一纪念戴葆庭先生诞生
一百周年》,提及1950 年郭若愚任职华东军政委文化部文物处,开展华东地区的文物保护和宣传
工作,结识多位钱币学家。其时响应国家号召,上海地区对文物做积极整理,其中钱币整理,就
找到戴葆庭先生。根据他的回忆,戴葆湘先生业务水平熟练,工作认真积极,眼力独到,选得珍
稀古钱数量可观,为这次文物拣选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20:39 | 只看该作者
五、提携后人,资源共享

戴氏生平最爱集藏钱币,爱屋及乌,与之相关联的历史知识、文字书法先生也认真汲取。在
戴志强回忆父亲的文章中曾提及先生最爱绘水墨兰花,可惜作品在"文革"期间都被毁坏。先生
一生待人处世,重然诺,轻名利,助人为乐,在钱币界颇受好评。

戴君潜心钱币学问的同时,谦虚待人,经常无偿地和朋友同道共享资源。彭信威著述《中国
货币史》期间多次来店,与戴讨论钱币事宜,戴为其著述提供大量资料。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
初版序言中叙述"在钱币学方面,得益于上海许多钱币学家和钱币收藏家......戴葆庭先生,曾以
中国和日本的许多钱谱和刊物供我参考,我也在这里谢谢他们。"丁福保在编撰〈历代古钱图说》、《古
钱大词典队《古钱学纲要》等钱币丛书,书籍中涉及的古钱丁请戴君为其鉴定。不仅如此,戴君
在治学态度上亦无资历、辈分之分。在钱币学家王贵忱的文章《记戴葆庭先生一通手札》如是记,
王初涉泉学,经骆泽明介绍向戴君学习,因不在一地,多以书信联系,请教泉币真伪;信札记"我
在南方,对于北方这先秦货币经手不多。所以较为生疏,拓本存得亦甚少。前次所奉几纸,微不
足道……(一)京一新,制作完全不合,系翻沙伪作...... (八)兰孔‘文雁乡'十二蝶,只发现
一品,系方氏旧藏。"先生提携后学、言传身教之举不光在此,泉学求知道路上受到先生指导的还
有史树青等人。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20:41 | 只看该作者
六、钱币学成就与著述

戴氏因其泉商身份,故过于之钱币如云,如大齐通宝、一当百钱、十国闽铸开元通宝大钱、
隶书靖康元宝、天平通宝小平铁母、通宝吉语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先生先后得珍品,有合背蚁鼻钱、
南北朝大吉、大富、大通五妹泥范、五代十国清泰元宝、保大元宝、徐天启等。

戴氏先后在《泉币》杂志出品门,撰述二至三泉,附图并进行专业描述,根据自身鉴定经验,
对比同时期铸币版本之差异、出土、钱币来源地、泉币交易价格及归属情况。如第2 期出品门"马
氏乾封泉宝大铜钱,昔甚少见。近二十年来,见有背著天字者五品,背著天府者五三品,盖…
短短文字描述,涵括了泉币全部重要信息。除了精通中国各时期古币外,他对于外国铸币也有一
定程度研究,曾在《泉币》出品日本钱币"筑前通宝当百"。可见先生国际视野,对于获得第一手
资料的宝贵性。


戴氏钱币研究文章散见于《古泉学》、《泉币》、《新光邮币杂志》等期刊,多是采用一图一文
解说方式。先生因收钱多、见钱精,长期玩钱过程中,把玩、鉴赏、翻阅钱谱、撰写钱币著述,
著有《足斋泉拓》、《珍泉集拓》、《戴在在庭集拓中外钱币珍品》,为泉币收藏者研究古钱必备的工具书。
其中翻阅《戴葆庭集拓中外钱币珍品》一书,发现先生研究钱币学的独到之处,书中按金属铸币
分为古钱币、机制币两部分,在当时很多学者对机制币研究较少,可见先生远见。古钱币部分按
照历史断代录入珍钱;机制币则按中国和外国基础上再按铸造材质分为(金、银、铜、铝、镇等
五种材质)。书中收录古今珍稀币共两千余枚,以图录形式,简洁明了,学术研究价值极高。他的
著述不仅仅在当时具有权威和代表性,一些观点一直沿用至今。在唐石父文章《钱范点滴》一文中,
借鉴先生观点"盖铁母为铸造铁钱之印母,当非试范"之说,佐证文章。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20:42 | 只看该作者
先生一生从店员伙计做起到后来的泉币藏家,从早期辛勤的"地皮客"到经营有道、学有所
成的泉学家,可谓泉界的传奇人物。先生一生为"钱",但并不为钱所累,治学、为人的同时,还
时常慷慨解囊, 《泉币》 32 期顺利出版即有赖于先生的经济赞助得以进行,戴氏出资40 万,罗伯
昭出资60 万。后来因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加上第二任社长陈仁涛先生离沪到香港定居,泉社
发展终因时局、事态而告终。


解放以后,戴先生供职于上海文物商店,享受专家待遇,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所
藏钱币做整理。其出版的《戴葆庭集拓中外钱币珍品》被授予当代钱币学最高学术奖一一金泉奖。
1959 年,他将收藏的包括"平靖胜宝当千"等孤品在内的110 多枚太平天国珍稀钱币捐赠中国历
史博物馆,受到文化部的嘉奖。

收藏之道无非财力、眼力和魄力,上个世纪藏界最有成就和影响的,民国藏家占据主体。回
顾往昔点滴,通过老一辈留给我们的精神、物质财富,我们不仅看到老一辈人是如何用生命爱着
他们所爱之物,更多的是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以及集藏研究所必备的心态。从泉商到钱币学家,
戴先生的一生不只是留下这些珍贵的钱币,留给我们的更多是一个藏家的风范。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3-7 21: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3-7 23:22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5-8 02:54 , Processed in 0.0412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