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一键登录:

查看: 19071|回复: 1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說瞎扯—白馬駄經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2: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注册后登录更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玄奘〔唐三藏〕、白衣秀士〔猴行者〕、白馬駄經。

1-2.jpg (40.9 KB, 下载次数: 2)

1-2.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加爱心加爱心 减爱心减爱心 微信分享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14-7-31 20:44 | 只看该作者
《西遊記》成今天这样子,实为千古奇书!内涵道家、佛家修炼密旨。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4-6-29 08: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4-4-2 07:16 | 只看该作者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8:56 | 只看该作者
王國維
宋槧《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三捲,日本高山寺舊藏,今在三浦將軍許。闕捲上第一葉,捲中第二三葉。捲末有“中瓦子張傢印”款一行。中瓦子為宋臨安府街名,倡優劇場之所在也。吳自牧《夢梁錄》捲十九云:「杭之瓦捨,內外合計有十七處:如清冷橋、熙春橋下,謂之南瓦子;市南坊北、三元樓前,謂之中瓦子。」又捲十五;「鋪席門、保佑坊前,張官人經史子集文籍鋪,其次即為中瓦子前諸鋪。」此云“中瓦子張傢印”,蓋即《夢梁錄》之張官人經史子集文籍鋪。南宋臨安書肆,若太廟前尹傢、太學前陸傢、鞔鼓橋陳傢,所刊書籍,世多知之;中瓦子張傢,惟此一見而已。
此書與《五代平活》、《京本小說》及《宣和遺事》,體例略同。三捲之書,共分十七節,亦後世小說分章回之祖。其稱詩話,非唐、宋士夫所謂詩話,以其中有詩有話,故得此名;其有詞有話者,則謂之詞話。《也是園書目》有宋人詞話十六種,《宣和遺事》其一也。詞話之名,非遵王所能杜撰,必此十六種中,有有題詞話者。此有詩無詞,故名詩話。皆《夢粱錄》、《都城紀勝》所謂說話之一種也。
書中載玄奘取經,皆出猴行者之力,即《西遊演義》所本。又考陶南村《輟耕錄》所載院本名目,實金人之作,中有《唐三藏》一本。《錄鬼簿》載元吳昌齡雜劇有《唐三藏西天取經》,其書至國初尚存。《也是園書目》有吳昌齡《西遊記》四捲;《曹楝亭書目》有《西遊記》六捲;《無名氏傳奇匯考》亦有《西遊記》云。今用北麯,元人作,蓋即昌齡所撰雜劇也。今金人院本、元人雜劇皆佚;而南宋人所撰話本尚存,豈非人間希有之秘笈乎!聞日本德富蘇峰尚藏一大字本,題“大唐三藏取經記”,不知與小字本異同何如也。
乙卯春,海寧王國維。
(中國古典文學出版社《大唐三截取經詩話》195410月版)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8:56 | 只看该作者
錄:
羅振玉
跋一
宋人平活,傳世最少,舊但有《宣和遺事》而已。近年若《五代平話》、《京本小說》,漸有重刊本,此外仍不多見。
此三浦將軍所藏,予藉付景印。宋人平活之傳人間者,遂得四種。《四庫全書總目》雜史類存目“平播始末”條,言《永樂大典》有平話一門,所收至夥;皆優人以前代軼事敷衍成文,而口說之。今《大典》已散佚;庚子拳匪之亂,翰林院火,《大典》燼餘,有以糊油簍及包裹食物者;其幸完者,多流入海外。辛亥國變,官寺所儲,亦為人盜竊分散,分一册不存。平話一門,不知人間尚存殘帙否?念之慨嘆!
丙辰九月,上虞羅振玉記。
羅振玉
跋二
日本三浦將軍所藏《唐三藏取經詩話》巾箱本,予既命工寫影,頗惜其有佚葉。聞德富氏成簣堂文庫中尚有別本,乃移書求觀。書往不逾旬,蘇峰翁果奇所藏本至。亟取以校巾箱本,稱名雖異,而實是一書。惟巾箱本分捲為上中下。此則署一二三為不同耳。且皆為高山寺舊藏,而此刊刻為精。書中“快”字作“佚”,“敬”字缺末筆,則此亦宋槧也。
巾箱本佚三葉,此則捲一佚少半,捲二全佚,不能取以補巾箱本。而巾箱本之譌脫可取此本補正之。因與巾箱本同付印,以廣兩君之嘉惠於藝林。
丙辰十月,永豐鄉人羅振玉書於海東寓會。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8:53 | 只看该作者
十七、到陜西王長者妻殺兒處
回到河中府,有一長者姓王。平生好善,年三十一。先喪一妻,後又娶孟氏。前妻一子,名曰癡那;孟氏又生一子,名曰居那。長者一日思念考妣之恩〔思〕,又憶前妻之分;廣修功果,以薦亡魂。又與孟氏商議:「我今欲往外國經商,汝且小心為吾看望癡那。此子幼小失母,未有可知,千萬一同看惜。」遂將財帛分作二分,「一分與你母子在家,榮謀生計;我將一分,外國經商。回來之日,修崇無遮大會,廣布粱緣,薦拔先亡,作大因果。」祝付妻了,擇日而行。妻送出門,再三又祝看望癡那,無令疏失。
去經半載,逢遇相知人回,附得家書一封,系鼓一面,滑石花座,五色繡衣,怨般戲具。孟氏接得書物,拆開看讀,書上只云與癡那收取。再三說「看管癡那」,更不問著我居那一句!孟氏看書了,使生嗔恨,毀剝封題,打碎戲具;生心便要陷害癡那性命。
一日,與女使春柳言說〔議〕:「我今欲令癡那死卻,汝有何計?」春柳答云:「此是小事。家中有一鈷【〔〝左〞金〝又〞莽〕也作:鉧】,可令癡那入內坐〔座〕上,將三十斤鐵蓋蓋定,下面燒起猛火燒煮,豈愁不死?」盂氏答曰:「甚好!」
明日,一依如此,令癡那入內坐,被佗蓋定,三日三夜,猛火煮燒。第四日,扛開鐵蓋,見癡那從鈷【〔〝左〞金〝又〞莽〕也作:鉧】中起身唱喏。孟氏曰:「於何故在此?」癡那曰:「母安我此,一釜變化蓮花坐〔座〕,四伴是冷水池;此中坐臥,甚是安穩。」孟氏與春柳敬惶,相謂曰:「急須作計殺卻!恐長者回來,癡那報告。」春柳曰:「明日可藏鐵甲於手,領癡那往後園討櫻桃吃,待佗開口,鐵甲鉤斷舌根,圖得長者歸來,不能說話。」
明日,一依此計,領去園中,鉤斷舌報,血流滿地。次日起來,遂喚一聲「癡那」,又會言語。孟氏問曰:「子何故如此?」癡那曰:「夜半見有一人,稱是甘露王如來,手執藥器,來與我延接舌根。」
春柳又謂孟氏曰:「外有一庫,可令他守庫,鎖閉庫中餓殺。」經一月日,孟氏開庫,見癡那起身唱喏。孟氏曰:「前日女使鎖庫,不如子在此中。子一月日間,那有飯食?」癡那曰:「饑渴之時,自有鹿乳從空而來。」
春柳曰:「相次前江水發,可令癡那登樓看水,推放萬丈紅波之中;長者回來,只云他自撲向溪中浸死。方免我等之危。」孟氏見紅〔洪〕水泛漲,一依所言,令癡那上樓望水,被春柳背後一推,癡那落水。孟氏一見,便云:「此回死了!」方始下樓,忽見門外有青衣走報:「長者回歸。」長者在路中早見人說,癡那落水去了,行行啼哭;才入到門,舉身自撲。遂乃至孝,擇日解還無遮法會,廣設大齋。
三藏法師從王舍城取經回次,僧行七人,皆赴長者齋筵。法師與猴行者全不吃食。長者問曰:「師等今日既到,何不吃齋?」法師曰:「今日中酒,心內只憶魚羹,其他皆不欲食。」長者聞言,無得功果,豈可不從?便令人尋買。法師曰:「小魚不吃,須要一百斤大魚,方可充食。」
僕夫尋到漁父舡家,果得買大魚一頭,約重百斤。當時扛回家內,啟白長者,魚已買回。長者遂問法師:「作何修治?」法師曰:「借刀,我自修事。」長者取刀度與法師。法師咨白齋眾、長者:「今日設無得大齋。緣此一頭大魚,作甚罪過?」
長者曰:「有甚罪過?」法師曰:「此魚前日吞卻長子癡那,見在肚中不死。」眾人聞語,起身圍定。被法師將刀一劈,魚分二段:癡那起來,依前言語。長者抱兒,敬〔驚〕喜倍常,合掌拜謝法師:「今日不得法師到此,父子無相見面!」大眾歡喜。長者謝恩,乃成詩曰:
      經商外國近三年,孟氏家中惡意偏。
      遂把癡那推下水,大魚存入腹中全。
      卻因今日齋中坐,和尚沉吟醉不鮮。
      索討大魚親手煮,爺兒再覩信前緣。
法師曰:「此魚歸東土,置僧院,卻造木魚,常住齋時,將槌打肚。」又成詩曰:
      孟氏生心惡,推兒入水中。
      只因無會得,父子再相逢。
眾會共成詩曰:
      法師今日好因緣,長者癡那再出天。
      孟氏居那無兩樣,從今衣祿一般般。
法師七人,離大演之中,旬回到京。京東路遊便探聞法師取經回程。已次京界,上來奏聞迎接。明皇時當炎暑,遂排大駕,出百裏之間迎接。法師七人,相見謝恩。明皇共車與法師回朝。是時六月末旬也。日日朝中設齋,敕下諸州造寺,奉迎佛法。皇王收得《般若心經》,如獲眼精。內外道場,香花迎請。
又值七月七日,法師奏言:「臣咨陛下:臣在香林受《心經》時,空中有言,臣僧此月十五日午時為時,至必當歸。」大唐帝聞奏,淚滴龍衣。天符有限,不可遲留。法師曰:「取經歷盡魔難,只為東土眾生。所有深沙神,蒙佗恩力,且為還恩寺中追拔。」皇王白:「法師委付,可塑於七身佛前護殿。」
至七月十四日午時五刻,法師受職。皇帝宣謝:「三年往西天,取經一藏回歸,法師三度受經,封為「三藏法師」。
十五日午時五刻,天宮降下采蓮舡,定光佛在雲中正果。法師宣公,不得遲遲,匆卒辭於皇帝。七人上舡,望正西乘空上仙去也。九龍興霧,十鳳來迎,幹鶴萬祥,光明閃爍。皇帝別而〔無〕報答,再欲〔設〕大齋一筵,滿座散香,咸億三藏。皇帝與太子諸官,遊四門哭泣,代代留名。乃成詩曰:
      法師今日上天宮,足襯蓮花步步通。
      滿國福田大利益,免教東土墮塵籠。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8:50 | 只看该作者
十六、轉至香林寺受心經本
竺國回程,經十個月,至盤律國,地名香林市內止宿。夜至三更,法師忽夢神人告云:「來日有人將《心經》本相惠,助汝回朝。」良久敬〔驚〕覺,遂與猴行者云:「適來得夢甚異常。」行者云:「依夢說看經。」
一時間眼瞤耳熱,遙望正面,見祥雲靄靄,瑞氣盈盈;漸覩雲中,有一僧人,年約十五,容皃端嚴,手執金環杖,袖出《多心經》,謂法師曰:「授汝《心經》,歸朝切須護惜。此經上達天宮,下管地府,陰陽莫測,慎勿輕傳;薄福眾生,故難承受。」法師頂禮白佛言:「只為東土眾生,今幸緣滿,何以不傳?」佛在雲中再曰:「此經才開,毫光閃爍,鬼哭神號,風波自息。日月不光,如何傳度?」法師再謝:「銘感,銘感!」佛再告言:「吾是定光佛,今來授汝《心經》。回到唐朝之時,委囑皇王,令天下急造寺院,廣度僧尼,興崇佛法。今乃四月,授汝《心經》;七月十五日,法師等七人,時至當返天堂。汝記此言,至十五日,早起浴身,告辭唐帝;午時採蓮舡至,亦有金蓮花坐〔座〕,五色祥雲,十二人玉音童子,香花幡幢,七寶瓔珞,來時迎汝等七人歸天。天符有限,不得遲遲。汝且諦聽,深記心懷!」法師七人,泣淚拜訖。定光佛揭起雲頭,向西而去。僧行七人,密記於心。舉具裝束,乃成詩曰:
      竺國取經回東土,經今十月到香林。
      三生功果當緣滿,密授真言各諦聽。
      定光古佛雲中現,速令裝束急回程。
      謂言七月十五日,七人僧行返天庭。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8:48 | 只看该作者
十五、入竺國度海之處
法師行次,行者啟曰:「我師不知,來時方昨日,今已過三年,此是西天竺國也;近雞足山。」
行之三日,見一座城門。門上牌額云「竺國」。入見街市數臺,忩忩瑞氣,人民馬轎往來紛紛。只見香煙裊裊,花菓重重,百物皆新,世間罕有。次見一寺,寺號「福仙寺」。遂入寺中,參見知客。彼中僧行,五千餘人。次謁主事,又參廚頭。寺內香花搖曳,蟠蓋紛紜。佛具齊全,七寶間雜。才【〔〝左〞扌〝右〞咸〕】金鈴一下,即時齋饌而來。
法師問行者曰:「此齋食,全不識此味。」行者曰:「此乃西天佛所供食,百味時新,凡俗之人,豈能識此?」僧行食了,四大豁然。
至晚,寺主延請法師,敘問人情。茶湯周匝,遂問法師:「遠奔來此,有何所為?」法師起曰:「奉唐帝詔敕,為東土眾生未有佛教,特奔是國求請大乘。」時寺僧聞語,冷笑低頭道:「我福仙寺中,數千餘年,經歷萬代,佛法未聞。你道求請佛法,法在何處?佛在何方?你是癡人!」法師問曰:「此中即無佛法,因何有寺有僧?」僧曰:「此中人周歲教經,法性自通。豈用尋情?」法師白曰:「此中仙景,最是聰明。佛教方所,望垂旨示!」答曰:「佛主雞足山中,此處望見。西上有一座名山,靈異光明,人所不至,烏不能飛。」法師曰:「如何人不至?」答曰:「此去溪千里,過溪至山五百餘里。溪水番浪,波闌〔瀾〕萬重。山頂一門,乃是佛居之所。山下一千餘里方到石壁,次達此門。除是法師會飛,方能到彼。」法師見說,猶悶低頭;乃問猴行者曰:「此去佛所,山嵓萬裏,水浪千里,作何計度?」行者曰:「待我來日別作一計。」
至天曉,猴行者曰:「此中佛法,亦是自然。我師至誠,爐藝多香,地鋪坐具,面向西竺雞足山禱祝,求請法教。」師一依所言,虔心求請。福仙僧眾盡來觀看。法師七人,焚香望雞足山禱告,齊聲動哭。此日感得唐朝皇帝,一國士民,咸思三藏,人人發哀。天地陡黑,人面不分。一時之間,雷聲喊喊,萬道毫光,只見耳伴鈸聲而響。良久,漸漸開光,只見坐具上堆一藏經卷。一寺僧徒,盡皆合掌道:「此和尚果有德行!」
三藏頂禮,點檢經文五千四十八卷,各各俱足,只無《多心經》本。法師收拾,七人扶持,牽馬負載,起程回歸告辭。竺國僧眾,合城盡皆送出,祝付法師回程百萬,經涉艱難,善為攝養,保護玄文;回到唐朝,作大利益。相別之次,各各淚流。七人辭別發途,遂成詩曰:
      百萬程途取得經,七人扶助即回程。
      卻應東土人多幸,唐朝明皇萬歲膺。
      建造經函興寺院,塑成佛像七餘身。
      深沙幽暗並神眾,乘此因緣出業津。
      竺國西天都是佛,孩兒周歲便通經。
      此回只少《心經》本,朝對龍顏別具呈呈。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4-4-1 18:47 | 只看该作者
十二、入沉香國處
師行前邁,忽見一處,有牌額雲:「沉香國」。只見沉香樹木,列占萬里,大小數圍,老殊〔株〕高侵雲漢。「想我唐土,必無此林。」乃留詩曰:
      國號沉香不養人,高低聳翠列千尋。
      前行又到波羅國,專往西天取佛經。
十三、入波羅國處
入到波羅國內,別是一座天宮:
美女雍容,人家髣髴;大孩兒鬧攘攘,小孩兒袞毬嬉嬉。獅子共龍吟,佛嵓與虎嘯。
見此一國瑞氣,景象異常,乃成贊曰:
      波羅別是一仙宮,美女人家景象中。
      大孩兒,小孩兒,辛苦西天心自知。
      東土眾生多感激,三年不見淚雙垂。
      大明皇,玄奘取經壯大唐。
      程途百萬窮天日,迎請玄微請法王。
十四、入優缽羅國處
行次入到優缽羅國,見藤蘿繞繞,花萼紛紛,萬里之間,都是花木。遂問猴行者曰:「此是何處?」答曰:「是優缽羅國。滿國瑞氣,盡是優缽羅樹菩提花。自生此樹,根葉自然,無春無夏,無秋無冬,花枝常旺,花色常香,亦無猛風,更無炎日,雪寒不到,不夜長春。」師曰:「是何無夜?」行者曰:
      佛天無四季,紅日不沉西。
      孩童顏不老,人死也無悲。
      壽年千二百,飯長一十圍。
      有人到此景,百世善緣歸。
      來時二十歲,歸時歲不知。
      祖宗數十代,眷屬不追隨。
      桑田變作海,山嶽卻成溪。
      佛天住一日,千日有誰如。
      我師詣竺國,前路只些兒。
行者再吟詩曰:
      優缽羅天瑞氣全,誰如此景近西天。
      殷勤到此求經教,竺國分明只在前。
大收藏网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Archiver|手机版|赏泉(原大中华大收藏网) ( 沪ICP备05041228号-3  

GMT+8, 2024-5-2 18:49 , Processed in 0.04479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